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9~(天台宗、賢首宗)

天臺宗


再來講天臺宗。


天臺宗之所以叫天臺,是因天臺創宗的祖師智者大師,在天臺山,以藏、通、別、圓之四教分判如來東流的一代時教,所以叫天臺宗。
後來章安灌頂尊者、荊溪湛然尊者等許多大師皆宏揚天臺宗,天臺宗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 智顗大師注有《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被奉為天臺三大部。成了學習天臺宗的必讀典籍。


這一段文是敘說天臺宗的源流的。


「天臺九祖」是指:

天臺宗第一祖龍樹菩薩、第二祖北齊慧文禪師、第三祖南嶽慧思禪師、第四祖天臺智顗大師、第五祖章安灌頂大師、第六祖法華智威大師、第七祖天宮慧威大師、第八祖左溪玄朗大師、第九祖荊溪湛然大師。這九位。


北齊朝。有慧文。讀中論。得其精。

這四句是天臺宗的起源。

「北齊」是中國的北方高洋篡奪東魏 拓拔氏土地,而成立的「齊」國,相對於 南方六朝中 的 蕭、齊,而稱之為「北齊」。

「慧文」禪師,俗家姓高。宿世有圓乘的善根,幼年就學佛,長大後讀閱《大智度論》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證得「一心三智」之妙旨。

慧文禪師「讀中論,得其精」。「精」是精華或精髓。


後又讀 龍樹菩薩《中觀論》的觀四諦品「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這一偈,恍然大悟。而頓悟「空有不二」中道之義。

祖龍樹。立三觀。空假中。歸一貫。


先說明這「一貫」不是指一貫道,也不是儒家孔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千萬不要依文解意。

這是講天臺宗尊龍樹菩薩爲初祖。

智者大師創立天臺四教。


天臺宗以藏、通、別、圓為教,以空、假、 中三觀為觀門。

有教理、有觀門,也就是有解、有行。

所教能明心性,能夠成道,方能名宗。

 三觀出於北齊慧文禪師。慧文禪師這三觀,是因讀《中論》觀四諦品一偈而悟得。


《中論》是龍樹菩薩所作,因此可以說,慧文禪師的三觀是「祖」述「龍樹」而作的。

這個「祖」字,是遵循、依止的意思。

「立三觀」是慧文禪師依《中論》所說「因緣所生法」為總相,第二句「我說即是空」為空觀,第三句「亦名為假名」為假觀,第四句「亦名中道義」為中觀。

依次「立」為空、假、中的「三觀」。「觀」是一種觀照的工夫,了達諸法唯心所現。心現之法「有即非有」故名「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不礙法爾緣起,所以名為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故並非實法,所以當體即空。而「有即非有」,不礙「非有而有」,所以說「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皆一心之境界,無心外之法。名為天臺宗的「一心三觀」。


傳弟子。南嶽思。


這裡介紹的是天臺宗三祖南嶽慧思大師。
「傳弟子,南嶽思」的「思」,是指慧思禪師。慧思禪師在陳朝的都城金陵很受到朝野的尊崇,一致尊稱他為「思大師」。

思大師是北魏南豫州武津人(今河南上蔡)的人,俗家姓李。生於魏孝明帝延昌四年(515),在兒童的時候,夢見有一梵僧勸他入道。

因為看到其他同伴有讀誦《法華經》的,生大喜悅,發起學佛的道心,借了經本到荒山塚間獨自觀看。深自感慨無人能教授,日夜悲泣。因荒山非人所居,乃移托一古城,鑿土為穴,以棲其身。白天則行乞,夜晚則不睡眠,對著經本流淚,一直頂禮不休。長時間下雨不放晴,就得了風濕症,全身浮腫,環境非常艱苦。然而他還是讀誦法華, 忍著病苦看經,一天,病忽然好了。
又曾夢見普賢菩薩乘白象王來到,為他摩頂。自此原本經典中不懂的義理,忽然自然能解。菩薩所摩之頭頂,隱隱突起肉髻。魏孝莊帝永安二年(529),年紀十五歲,出家受具後,謝絕人事,專誦《法華經》,日中唯有一食,不受別布施。所居住的小庵,被無賴放火所焚。不久那無賴得了癘疾,向大師悔過,他的疾病馬上痊癒。思大師又重新建構草堂,依照誦經。

後又再夢見梵僧數百人,形狀及服飾都很莊嚴奇異,其中有一位上座僧人對思大師說:「你先前所受的戒,律儀並非殊勝之法,豈能開發真正的菩提道」,於是就有四十二位僧人(四十二位法身大士),為他加授羯磨圓滿戒法。等到醒來,更加精進。一日,又夢到阿彌陀佛、彌勒菩薩為他說法,於是造二尊像供養。又曾夢彌勒菩薩與諸眷屬都在龍華會上。
醒來後,更加精進。他所居住的地方,瓶子中水自滿,日常生活諸供養事,不求自得,如同冥冥中有天童奉侍衛護著。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534)因讀《妙勝定經》,經中歎禪定功法,遂發心修定,遍訪明師善友。

時北齊慧文禪師,聚徒數百,道風清肅,僧俗共皆欽佩仰慕,於是前往拜見。慧文禪師口授「觀心之法」,大師白天則勤勞於僧事,夜晚則坐禪至天亮。剛開始的三七日,生發少靜觀,見一生善惡業相,於是倍加勇猛,遂引動八觸(即重、輕、冷、熱、澀、滑、軟、粗)發動根本初禪。
禪障忽起,四肢感到疲緩,無力行步,身不隨心。思大師深自觀察:我今生病,皆從業生。業由心起,本無外境。反觀心源,業不可得。觀自己身影,不過是「相有體空」。如此觀想後,顛倒念想滅除。心性清淨,所有的病苦不舒服頓時消除。之後又發「空定」,心境廓然無礙。九旬法華即將圓滿,感慨自己無所收獲。暗自感傷多昏沉,此生為空過,心深懷漸愧。

正要放身倚靠牆壁,背還沒靠到之前,豁爾開悟,證法華三昧。大乘法門一念明達。十六特勝,斷背捨(八背捨),「背捨」即捨此著心證入,便自然通徹,不由他悟。
後學徒日盛,乃以大小乘中,定慧等法敷揚引喻,用以攝自教他。
因讀法華而開悟,證入法華三昧。因此,他的聲名洋溢於中國。
業齊天保元年(550) ,年三十六,在河南修習大乘,親覲諸大禪師,遊歷諸郡。是歲,郡刺史欲送師歸鄴(齊之都城),但師意欲南下,即捨眾渡淮。時朝廷敕國內大德禪師入台供養(南北朝常稱朝廷為台內),師設法辭避不赴。天保四年至郢州(今湖北省境內),為刺史劉懷寶講摩訶衍義。時有諸惡論師,以生金藥置毒食中,師誤食,命幾垂盡,一心念般若波羅蜜,毒即消散。


那個時候,中國北方戰亂,他預先知道,宇文泰的周國將有滅佛的慘禍。 因此,他來到南方,在南岳興建道場,廣宏佛法。


思大師將臨終時,從山頂下,於半山道場,集合門下學眾,連日說法,苦心呵責懈怠的弟子,聽聞的人都感寒心。

慧思禪師告大眾說:「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華、般舟、念佛三昧、方等懺法,能如是行者,我當供給所須。如無,吾當遠離。」

因為苦行事難,竟然無人回應。因此叫弟子散去。斂念趺坐示寂。
有位弟子,辯靈法師,不覺號淘哭泣,慧思禪師睜開眼睛呵責他:「癡人!出去,為何驚動、妨亂我耶。」

因此更加攝心諦坐。門人請問他所證位次,是「十地」位否?

慧思禪師曰:「不是。吾一生望入銅輪(圓十住位),但以領眾太早,損己利他,但居鐵輪耳(圓十信位)。」
命盡之時,大眾聞到異香滿室,頭頂熱,身體柔軟,面目如生前一樣。享年六十三。
這是在陳朝太建九年(577)六月二十二日。

著作有《四十二字門》二卷、《無諍行門》二卷、 《釋論隨自意》、《安樂行》、《次第禪要》、《三智觀門》等五部各一卷、《大乘止觀》四卷,並行於世。


止觀法。萬世師。

 「止觀」 是修行的方「法」,所以叫「止觀法」。思大師因為要將這修行 的方法,利益天下與後世,所以作了一部書,名叫大乘止觀。


完整的名字叫大乘止觀法門,有四卷。


楊仁山居士說,中國迭經戰亂,這部書已經失傳。當初中國佛教傳去日本,日本有把典籍保存下來,所以楊仁山老居士在日本的時候,把它和其它法寶,一起再請回中國。


「止觀」的兩個字,作如何解釋呢?

「止」者,寂滅也,觀照一切諸法當體寂滅,本來性空不假因緣滅色入空,這就是止。


什麼叫做「觀」呢?

就是自性智照之用,所以寂而常照故名為觀,就是本性具足般若觀智,了知諸法,緣生性空,所以叫作天臺宗的觀照,此止與觀二而不二,觀不離止,止不離觀,止觀不二,止觀宛然,正所謂寂而常照,照體入寂。


「萬世師」:

「萬世」是表示所有的修行人。「師」就是也就是依止學習的意思。
是說「止、觀」二法實在是斷惑證真、窮理盡性的良方。要想超越生死、成佛、作祖, 唯有止、觀,才是一條大路。

《楞嚴經》上說:「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所以意思是說止、觀之法是所以有學佛人依止學習修道的方法。


第三世。有智者。


智者大師為第三祖。所以說:「第三世。」


「世」者,代也。也可當祖宗的祖講。


智者大師法號智顗,因晉王楊廣,隋煬帝曾禮大師為師父,而尊稱他為「智者」,後來人因襲這個稱呼,一直傳流到現在。


智者大師,俗家姓陳,出生於湖北荊州華容縣。十八 歲出家,親近慧思禪師,讀《法華經》為日常定課。某一日讀經讀到<藥王菩薩本事品>中的「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身心豁然,寂然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呈所見於思禪師。思禪師說:「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


這裡介紹《楞嚴經》傳入中國的經過:
《楞嚴經》尚未傳到中國的時候,它的盛名就已經先傳來。在公元580年的時候,有位印度的僧人來到中國,聽說中國有位號稱「東土小釋迦」的智者大師,於是前往拜訪,聽了智者大師所說的法,這位印度僧人告訴智者大師,大師所說的三止三觀與印度的《楞嚴經》中所說的意趣相符;因此智者大師對《楞嚴經》非常嚮往。智者大師求法心切,特地在他所住的浙江省天臺山的華頂上設置了一個拜經台,朝向西面,也就是印度的方向,常常竭誠地禮拜,希望這部經傳來中國。前後拜了十八年,殷切地盼望《楞嚴經》能早日傳到東土來。一直到智者大師於公元597年往生,還是沒有因緣見到這部經。
其實此經結集之後,便被收藏至龍宮,直至龍樹菩薩入龍宮,見到龍宮中有此經,展閱之下,歎為希有,特地背了下來,回到人間後誦出,以利娑婆眾生。
但此經被當時的天竺國王所知曉,視為希世珍寶,便收歸國庫之內,禁止對外流傳,所以智者大師才無緣見到此一部經。一直到了唐中宗時期,印度天竺國有位法師叫般刺密諦,他知道此經有無上功德,不能就此深藏宮中,他決定要把《楞嚴經》抄錄出來,
藏匿著帶到中國,不料,幾次過邊境時被駐守的官吏搜查出並且沒收,不許般剌密諦法師出國。法師只好返回,但弘法的心,無絲毫動搖。最後他採用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方法。先將經文寫在極細軟的白氈上,再把自己臂膊的肌肉割開,塞進寫好經文的白氈,然後將傷口縫合,等刀口平復後,再行出國,這─次般剌密諦法師終於成功地度海來到中國。
那時是唐朝中宗皇帝神龍元年初,即公元705年。法師到達廣州後,正好當時的宰相房融在廣州,南銓擔任知事,負責當地的政務。
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過菩薩戒,知道法師的來歷後很重視。房融禮請諦師到制止寺,再度剖開臂膀取出軟氈。卻發現軟氈已和血肉凝結難以開展,後來想到用人奶清洗白氈上的血肉,以奶水化開後,經文才得以展現。神龍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正式翻譯。
又請了彌伽釋迦法師、懷迪法師兩位精通華梵語文的僧人,由般剌密諦法師擔任譯主、彌伽釋迦法師擔任譯語、懷迪法師擔任證譯、房融擔任筆授,也就是筆錄潤飾文采,因房融宰相學養淵博深厚,故而使《楞嚴經》的文字十分典雅優美。
由大家共同譯出了這部《楞嚴經》。
因為般剌密諦法師知道私自潛帶國寶出關,已造成天竺國王降罪於守關官吏,法師不忍其代受己過,於是譯完經後,便迅速回到中天竺領受責罰。
房融宰相將此經來華及翻譯因緣寫出,快速將《楞嚴經》上奏並送入朝廷,但朝廷沒有即時地頒布弘傳。是後來禪宗北宗的神秀大師進宮弘法之時才將《楞嚴經》抄錄了出來,隨身帶回荊州度門寺。後又因慧振法師長久仰慕此經。在度門寺看到此經時,便為其作科判。至此,《楞嚴經》才真正廣傳於世。《楞嚴經》才開始流通,蕅益大師評此經為「教海之司南、宗乘之正眼」。《楞嚴經》在佛門中實為一重要典籍,它除了是宗門修行的印證外,也是教門義理的法源,所以古來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莫不替這部經做註解。
《楞嚴經》包容了諸宗派的義理,足以做為學佛人解行證悟的堪定標準。從此修習《楞嚴經》的風氣逐漸在全國盛行起來。
在《法滅盡經》上說:「……《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在末法時代,釋迦牟尼佛的教典會相繼被破壞,其中最先被滅的就是這部《楞嚴經》。
因為這部經所宣說的法門,像照妖鏡一般,能使外道邪說不攻自破,讓邪魔外道無所遁形。所以為邪魔外道所懼怕,想盡辦法要把這部經消滅,大肆宣揚《楞嚴經》是偽經,非佛所說。
他們可藉此在佛門廣納徒眾,行不如法事,只要這部經被消滅了,人們不知道要以《楞嚴經》做揀擇正法的依據,種種的外道邪說便可肆無忌憚地到處散播,邪說四處流竄,讓人分不清真正的佛法,不了解是非黑白,進而可以胡作非為。長此下去,將使眾生沉淪於苦海之中,永無出期之日。所以要有正知見,知道《楞嚴經》非偽經,而是欲破壞佛法之人故意毀謗。
演教觀。判高下。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教法, 高下、深淺,都是隨機施設,並沒有死板板的規矩。但一經紀錄,流傳到天下後世。一大藏教浩如煙海,


恐初心學人 無法了解,所以智者大師,為了後學方便,將所有傳到中國來的佛教,「判」為五時、八「教」,然再以三「觀」來配合。

「演」 者,演說,也就是演說天臺教觀的意思。

為什麼要判教,既是要讓我們了解什麼是大乘法,什麼是了義法,大乘法應當學,小乘佛法不究竟,這也是判教目的。

什麼叫五時、八教呢?五時,就是五個時期:


 第一、華嚴時,第二、鹿苑(阿含)時,第三、方等時,第四、般若時, 第五、法華涅槃時。都是從經的題目或說法的地點或內容義理而定的。


什麼叫做八教呢?一、化儀四教,二、化法四教。 


頓、漸、秘密、不定,是說法的儀式,名為化儀四教。


頓者, 頓然直說,如對圓頓大根眾生,頓說大《華嚴經》。


漸者,漸次。 對劣根眾生,說《阿含經》,令眾生從基本動作做起。


秘密者:對 一類特殊的根機,說秘密法門,使聽的人獲益不同,而彼此能互相知道。


不定者:在一個法會當中,說一種法,而聽的人, 各個所了解的既不盡相同,也彼此互不相知,而且有得利益的, 有不得利益的。

這都是如來三輪不思議化施展出來的善巧方便。


下面是講化法四教。

藏與通。別與圓。


這一偈中的初、二兩句的「藏」、「通」、「別」、「圓」,就是化法四教。化法的法包含了理論與修行方法。將經、論中的理 論與方法,以類相從,而以一個字為代表,這是化法四教的來 由。

第一、藏教的「藏」字,是根據於《法華經》中的「不得親近 小乘三藏學者」。天臺宗以《法華經》為一乘圓教,小乘佛教中 的經、律、論為小乘三藏,所以說,不得親近。因此,小乘佛 教通名小教三藏,簡單稱它為「藏」教。四阿含、俱舍、六足 等論和五部律,都是屬於小乘三藏的。

「通」教者,前通小乘三藏教,後通別、圓教大乘。智者大師說:「三乘同秉。」所以叫「通」。也就是引小乘而入大乘的意思。諸如《大般若經》,令須菩提等四大聲聞陞座,說般若轉教菩薩,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別」教者,專為教化菩薩,不與二乘共有,所以前別於 藏、通,因此叫「別」教。

「圓」教者,圓以不偏為義。智者大師說,此教「正說中 道妙理,故言不偏」。


藏、通、別、圓,是智者大師告訴我們佛教經、論中教理 之淺深、高下的。目的教我們依圓教而修行,其餘藏通別都不究竟,智者大師還特別撰了一部《天台四教儀》


此四教。至今傳。


在北魏的時候,就有菩提流支法師,判釋迦如來一代時教為「一音教」。


理由是:「如來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因此,後來還有十幾家,而以智者大師的四教,體系算是完整的。


加上章安灌頂尊者、荊溪湛然尊者而後, 歷唐而至於宋,天臺宗的學人不下數百千人。


所以說:「此四教,至今傳。」


談性具。善惡兼。


這是天臺宗理論,也是它的特色。「談性具」的「性」,就是每一個眾生現前的一念靈知心體。心是無形象和聲音可以 見聞的,然其作用乃不可思議。

「性具」者:眾生行動上的善惡諸法,心中原來皆有,所 以叫「性具」。


天臺宗說,眾生心中,本來具有六凡法界之「惡」和四聖法界之「善」。佛、菩薩、緣覺、聲聞,謂之四聖法界;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叫做六凡法界。合攏起 來,又叫做十法界。

天臺宗又說,闡提不斷性善,諸佛不斷性惡。闡提是無菩 提種子的,但能斷惡,照樣可以成佛;諸佛雖斷盡惡行,但性 自本具的惡性還在,但佛已大覺,不會再發動惡行。所以叫「善惡兼」。 


百界如。有三千。


以下是天臺宗所說的「百界千如」一心中具足十法界,一一界中又各具十法界,這就成了「百界」。


每一界中各具十如,是為千如。


加上五陰一千、眾生一千、國土一千,就成為「三千」。


「十如」者見於《法華經》方便品:「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天臺宗稱為「三千性相,百界千如」。


此一派。號天臺。
天臺宗由智者大師創始起,凡是學習、弘揚智者大師言行的法師們, 都是「天臺」的子孫。


宗法華。佛慧開。


「宗法華」前面說過,慧思大師一見到智者大師,就 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而智者大師又因讀法華而入定,而開悟,在定中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法華經》是釋迦世尊在靈鷲山說的。足見智者大師和《法華經》有甚深的淵源。


「佛慧開」者:《法華經》方便品,尊自說:「我為一大事因 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天臺宗是學習佛門中「成佛的法華經」,《法華經》是一乘教典,所指的佛慧就是一乘實相,因此學習天臺宗所開的是一乘佛慧,而非小乘法或世間法的知識或不究竟的智慧。


這是指出《法華經》的宗旨,也是天臺宗教的歸趣。


《法華經》的開經為《無量義經》,主要部分為《妙法蓮華經》,結尾為《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將此三部經合為一部,稱為《法華經》十卷本,又稱法華三經。


《無量義經》是南齊曇摩伽陀耶舍譯。此經主旨,在闡述實相之法。
因《法華經》敘品所言之「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古大德如智顗法師、慧基法師等以此經為《法華經》的開經。
其次《妙法蓮華經》是三者中的主經,流布最廣的是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
而《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則由劉宋曇摩密多大師譯。本經承續《法華經》終章<普賢菩薩勸發品>,闡述觀普賢菩薩的法門、功德,是《法華經》的結經。


賢首宗


下面介紹賢首宗:


這一宗為什麼叫賢首呢?賢首是華嚴宗第三祖法藏大師的封號。

賢首宗判釋迦如來一代時教,為小、始、終、頓、圓 五教。五教的分判,淵源於華嚴宗初祖杜順和尚,改定於二祖 至相尊者,完成於三祖賢首國師,所以叫賢首宗。賢首宗的判教是以華嚴為根據,又名為華嚴宗;《華嚴經》是顯示一真法界的全體大用,有時也叫它為「法界宗」;四祖清涼國師著《華嚴經疏鈔》, 闡發華嚴要義,所以又叫「清涼宗」。

華嚴經。最尊勝。

《華嚴經》完整的名字,叫《大方廣佛華嚴經》。為什麼說它「最 尊勝」呢?

《華嚴經》,乃是釋迦世尊以圓滿報身盧舍那佛的姿態,隨自己證悟境界,直暢本懷,二乘在座,如聾若啞。因此,《華嚴經》在一切 佛經中,「最尊」、最「勝」。何況《華嚴經》彰顯一真法界,而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包羅萬象,融貫諸宗,稱之為經中之王。

初傳來。在東晉。

《華嚴經》有三種譯本。這是最「初」的譯本,名六十卷華嚴, 有三十四品。

六十卷華嚴的梵文原本,本來由印度遮拘槃國國王當為國 寶,這消息被我國東晉 支法領法師曉得了,乃不惜跋涉萬里,去到遮拘槃國,求得了 三萬六千偈,「傳來」中國。同時有一位中國沙門智嚴法師,因參訪印度而到了北印度的罽賓國,剛好,迦毗羅衛國的佛馱跋 陀羅尊者是一位博學的高僧,這時他也在罽賓。智嚴法師欽佩他 的德學,苦苦地邀請他一同來到中國。「在東晉」義熙十四年, 由孟顗、褚叔度等幾位護法,聯名恭請他在揚州謝司空寺,將 三萬六千偈的梵文華嚴,譯成中國文字。

杜順師。是文殊。

這是說的華嚴宗的初祖。初祖姓「杜」,號法「順」,雍州 萬年縣人。初生的時候,有乳母登門,要求代為哺養,等到滿 足了

三個月,那乳母便騰空而去了。後來活到八十四歲,那時 已是唐朝太宗皇帝的時候了。他跑進皇宮,向皇帝辭別,自動地升太階殿,跏趺而坐。在皇帝坐的寶座上,就這麼圓寂了。
當杜順將要圓寂以前,他有一位弟子來,向和尚辭行。杜順和尚問他說:「你到那兒去呀?」那位學人回答:「弟子預備去五 臺山,禮文殊去。」杜順和尚嗯了一聲,隨口說了四句偈子:「遊子漫波波,臺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處覓彌陀!」

他弟子卻不了解杜順和尚的暗示,依然撲撲風塵,逕向五臺山的路上去了。
到了五臺,碰到一位老人,問他說:「師父到這兒來,有 什麼貴幹呀?」學人回答:「我來朝禮文殊的。」老人說:「文殊菩薩老早去長安行化啦!」僧人問:「是誰呀?」

這位老人回答:「就是杜順和尚!」那位學人自悔,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我自己的師父就是文殊菩薩,馬上掉頭就走趕回寺院。回到半 路上,遇到溪水暴漲,又躭擱一些時間,到達長安後才得知,杜順老和尚早已經坐化了。

闡華嚴。盤走珠。

《華嚴經》譯成中國文字以後,已二百多年。能夠通其大概的 固然有人,至於升堂入室、得華嚴之真髓的,只有杜順和尚。 和尚作法界三觀:一、真空絕相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周 遍含容觀。這三觀由不離四種無礙法界而來,又由三觀而證入四法界。
四法界是《華嚴經》的菁華。所以稱讚他的「闡」揚「華嚴」,有如「盤」中「走珠」 一樣地圓轉自如。據初祖的傳記上說,法界三觀作成以後,曾投於火聚之中,但是火並沒有燒燬他一個字。同時還感到,華嚴海會諸佛、菩薩現身、讚歎。

第一傳。得智儼。

初祖杜順以下「第一」位「傳」人,就是二祖「智儼」。

智儼和尚別號雲華,當時住在終南山至相寺,所以又尊稱他為至相尊者。

智儼和尚親近杜順初祖,學習華嚴,窮盡了華嚴奧旨。

作搜玄。記十卷。

後來又遇到了異人,囑咐他,《華嚴經》十地品中的六相義值得留心。 於是隨文入觀,不久豁然貫通。乃提筆,「作」《華嚴經》「搜玄記十卷」。《搜玄記》完整的名字,叫《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搜玄分齊通智方軌》,簡單稱為《搜玄記》,實際上是疏解《華嚴經》的。又作 有《十玄門》、《五十要問答》、《華嚴經孔目章》等。大振華嚴宗風。名遍寰中大師於總章元年。告訴門人,吾將暫往淨方也。不逾一月,說法而逝,世壽七十二矣。

後人讚歎:

帝心適子 賢首真師 華嚴奧旨 盡皆了知
靜觀禪定 非聾非癡 覷破法界 粉碎太虛

第二傳。是賢首。探玄記。世希有。

杜祖的「第二」代「傳」人,「是」三祖「賢首」國師。

「賢首」 是唐朝高宗皇帝的賜號,他的法諱叫「法藏」,

中宗皇帝又賜號「國一」和尚。他的祖先是康居國人,曾祖曾當康居國的宰相。祖父時遷移至長安,因此以康為姓。唐太宗賜贈其父為左侍中(侍帝左右,掌乘輿服物)的官銜,十六歲的時,曾到佛陀舍利塔(岐州法門寺)前,燃一指供佛,發願契悟佛乘。
十七歲,到(終南山)求法,勤讀方等一類的經典。這個時候,二祖智儼大師正好在雲華寺講述《華嚴經》,法藏大師在夜晚忽見神光照耀庭宇,驚歎此處定有殊特之人正在弘揚佛法。

第二天,便去雲華寺一探究竟。於是,便向智儼和尚請益,往返答問之間,為智儼大師所讚賞,從此列為門徒,前後數年,深體華嚴的妙旨。

法藏大師他親近至相 尊者的時候,已經二十六歲了。尚未出家,智儼大師在圓寂前付囑弟子道成法師、薄塵法師,謂法藏將來要紹隆遺法,希望能在合乎國家制度,因緣具足下為他剃度出家。

高宗咸亨元年(670),法藏大師二十八歲,榮國夫人(楊氏)逝世,則天武后為她廣植福田、度僧,並將住宅改作太原寺。於是道成、薄塵二師等京城耆德連狀推舉法藏大師,度他為僧,得到許可,並令其隸屬太原寺。
高宗上元元年(674),下詔敕令京城十大德,為法藏大師授具足戒,並賜號賢首,故一般稱其為賢首大師。
武后天授二年(690),于闐沙門提雲般若在魏國東太原寺譯經,法藏大師也參與譯場,並為提雲般若所譯的《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作疏。
武后證聖元年(695),于闐沙門實叉難陀在洛陽大遍空寺,重譯《華嚴經》,法藏大師奉詔擔任筆受。新譯的《華嚴經》,雖增加了〈如來現相〉、〈普賢三昧〉、〈華嚴世界〉、〈十定〉等品,卻漏了當年地婆訶羅所補譯的經文,於是法藏大師將經文補上,此即所謂的《八十華嚴》,或《新譯華嚴》。此外,法藏大師也參與了《文殊授記經》、《金光明最勝王經》、《無垢淨光陀羅尼經》、《大寶積經》等經的翻譯。總之,大師對於當時的譯經,特別是《華嚴經》的翻譯,有極大的貢獻。

除此之外賢首大師還是一位神僧。

如:武后天授二年(691),曾州的牧宰迎請法藏大師講經。在法會中,有外道不信佛法,還口出惡言,忽然外道的身體和臉上冒出疱疹,眉毛和鬍鬚全部爛脫,外道乃急急忙忙來到大師之座前,懇求懺悔。大師言:「這只是華(花)報而已,果報尚在後面,應當禮敬佛、法、僧,虔誦《華嚴經》百遍,罪業便可消除!」外道依教讀誦,尚未讀到一半,即恢復從前的相貌。

神功元年(697),契丹抗命,武后派軍前往討伐逆賊,又特詔請法藏大師依經咒法來遏止敵方的肆虐。
並建立十一面觀音壇場,誦經持咒。
才經數日,前方的將士紛紛聽到天鼓的聲音,而賊兵看見觀音從空而降,不久賊人兵敗逃散。

武后聖曆元年(698),大師在佛授記寺講經,當說到華藏世界海震動的地方,突然講堂和寺宇震動,道俗數千人,歎未曾有。
又師曾為武后講《八十華嚴》,講到天帝網義十重玄門、海印三昧門、六相和合義門、普眼境界門等。武后驟聽之下,茫然不解。師於是指大殿一角的金獅子作譬喻,講到「一一毛處,各有金獅子。一一毛處獅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獅子,......如是重重無盡,猶如天帝網珠。」,武后於是豁然領悟。

於是,大師寫了《金獅子章》一文。

大師又為不了解「剎海涉入重重無盡義」的學人,拿十面鏡子,安排在八方(四方四角),又在上下各安排一面,相去一丈餘,面面相對,中間安置一尊佛像,然後燃燒一支火炬照著佛像,令互影交光,使學人更容易了解「剎海涉入重重無盡」的法義。

中宗神龍二年(706),仲夏缺雨,人民受到旱苦,於是中宗敕令師等百位法師於薦福寺,依法祈雨,將近七天,突然大雨滂沱。
唐中宗禮大師為菩薩戒師,賜號「國一」。人稱國一法師
唐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十四日(712),大師預知時至,辭別大眾,便於西京大薦福寺圓寂,世壽七十,僧臘四十三。

大師貴為「五帝門師」受到高宗、天后、中宗、睿宗、玄宗 皇帝的尊崇,講《華嚴經》三十餘遍,翻譯經、論,無不參與,大興華嚴宗。
於《華嚴經》。《楞伽經》。《密嚴經》。《梵網經》。《起信論》。《心經》。諸經論皆著有義疏。
大師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有《華嚴探玄記》、《五教章》、《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大乘起信論義記》、《華嚴經傳記》、……等。門下弟子眾多。

後人讚歎:

來必有因 燃指立誓 遊毗盧海 窮法界致
口門放光 神京震地 偉哉吾師 垂範萬世

向下講到華嚴宗第四祖了。再來講到華嚴宗第四祖了。

清涼疏。釋新經。

「清涼疏」是華嚴四祖為《華嚴經》作的註解。

因這本《華嚴經》是新翻譯的,所以說釋新經。

作鈔。博而精。

清涼國師為其註疏作鈔,作為解釋,稱為《華嚴經疏鈔》,內容廣博且涵蓋《華嚴經》的精華。

以下介紹華嚴宗第四祖:

華嚴四祖諱澄觀。字大休,俗姓夏侯氏,他是越州會稽人也,號清涼國師、華嚴菩薩、華嚴疏主。

生於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出生之時,光明滿室,照耀鄰里。師身長九尺四寸,雙手過膝,有四十齒,聲如洪鐘。能一目七行,過目不忘,日記萬言。

兒時嬉戲,常聚沙建塔,九歲時。禮本州寶林寺,體真禪德為師,一年之內。解通大乘三藏教典。

天寶七年。師十一歲。出家圓頂,著出家服,講《般若經》、《涅槃經》、《法華經》、《淨名經》、《圓覺經》...等十四部經。《起信論》、《寶性論》、《瑜伽師地論》、《唯識論》、《俱舍論》、《中論》、《百論》、《因明論》...等九論。
肅宗至德二年,受具戒於曇一大師門下,嚴持戒律,為大眾,講演律藏。
又禮常照禪師。授菩薩戒。發十誓以自勵:「一、體不損沙門之表。 二、心不違如來之制。三、坐不背法界之經。 四、性不染情愛之境。五、足不履尼寺之塵。 六、脅不觸居士之榻。七、目不視非儀之彩。 八、舌不味過午之餚。九、手不釋圓明之珠。 十、宿不離衣缽之側。」

清涼大師於大華嚴寺,住錫十年。大曆十一年,遊五臺山、峨嵋山,後返居五臺山大華嚴寺,專修方等懺法。
常講華嚴宗旨於大華嚴寺、崇福寺、名震京國,聲達帝聽。
因思五地聖人。身棲佛境。心證真如。尚起後得智。學世間解。由是博覽六藝。圖史。九流異學。華夏訓詁。竺乾梵字。四圍五明。聖教世典等書。
德宗聖誕,請師入殿,為其演說華嚴宗旨,帝朗然覺悟,謂「以妙法清涼朕心」,遂賜號「清涼國師」。這就是後人尊他為清涼國師的由來
大師宣講華嚴大經。前後五十遍。無遮大會。一十五設。凡著述現流傳者。總四百餘卷。
弟子為人師者。三十有八。唯東京僧睿大師。圭山宗密大師。獨得其奧。
師身歷九朝,先後為七帝講經,弟子有宗密、僧叡、法印、寂光等大師,其他得法者凡百餘人。
著作頗多,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隨疏演義鈔》九十卷、《華嚴經綱要》三卷、《五蘊觀》、《三聖圓融觀門》...等三十多種,這些都是學習華嚴宗的重要注解,想要學華嚴應該向古來華嚴宗祖師直接學習。

於開成三年,三月六日,召上足三教首座寶印大師等。
囑曰。吾聞偶運無功。先聖悼嘆。復質無行。古人恥之。無昭穆動靜。無綸緒往復。勿穿鑿異端。勿順非辨偽。勿迷陷邪心。勿固牢鬥諍。大明不能破長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後之子。當取信於佛。無取信於人。真界玄微。非言說所顯。要以深心體解。朗然現前。對境無心。逢緣不動。則不孤我矣。
話說完,趺坐而逝,世壽一○二,僧臘八十三,師言論清雅。動止作則。學贍九流。盡形一食。不蓄餘長。
唐文宗以祖聖崇仰。特罷朝三日。大臣全部換上白色衣服以表示哀悼。經二十一天,顏光益潤,端身凜嶽,其月二十七日。葬於終南山石室。
一年後有梵僧說自己於蔥嶺見二使者,從空飛過,遂念咒止而問之。
答曰。我是北印度文殊堂的神。來中國取華嚴菩薩大牙。歸國供養。

皇帝下旨啟塔驗之。果失一牙。只剩三十九顆牙齒存在,璨然如霜。面貌如生,遂闍維,得舍利數千粒,明光瑩潤,舌如紅蓮火不能壞。

以下講賢首宗的五教。

小與始。終與頓。至於圓。五教振。

「小」、「始」、「終」、 「頓」、「圓」五個字,是賢首宗的判教。

賢首國師將如來一代時教分判,目的是讓學人知道何者是圓滿教,何者是方便說,教我們應當學習大乘圓教法,而不是把不了義當成了義,這樣就枉用功夫了

第一、小教。「小」者,低下、狹窄的意思。指聲聞、緣覺的教法而言。為什麼說它小呢?

首先,從修行方面說:二乘人祗修四諦和十二因緣以自了, 不肯修行六度萬行以利他。
其次,從斷惑來說:二乘人祗能斷煩 惱障,不能斷所知障。再其次從果證上說:二乘人所證的祗證得偏空涅槃,不能興大悲願,度一切眾生,使自、他成佛而證大 般涅槃。

《維摩詰經》上,佛罵小乘人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法華經》上且戒飭學人,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更將他們比如羊車、 鹿車,不能運重致遠,因而判定他們是小乘。而聲聞乘的極果 阿羅漢,比緣覺多少有點不同,所以又稱他們為二乘。
小乘教所該攝的經、論,如四阿含、五部律、俱舍、成實、 六足等論。凡是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而教授小乘的佛法,通叫做「小」教。

其他世間法,根本不出生死,不成為佛教,所以將它附屬在小教之內。
大藏經內所收的,如:《善生經》、《玉耶女經》等, 凡是講五戒、十善,使眾生們依之修學,可以不失人身,甚至 可以上生天道的,皆屬於人、天乘。

第二、始教。「始」者,始初。
是大乘佛 教的初門。《鼓音王經》上說:「一切空經是有餘說。」

說一切法體空,以生滅八識為染淨根本,所說之法多說名相,少說法性,縱然談說法性亦會歸於相數上,有成佛與不成佛義,所以又稱之為分教。

「終與頓」者:對前面的始教而言「終」是終極的意思。 終教對前面的分教而言,終教又名實教。所以五教儀上說:終者, 終於始;實者,實於分。

因為終教明如來藏心,具有空、不空義,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性闡提悉當成佛,多談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會歸性,諸如:《楞嚴經》、《勝鬘經》、《起信論》等經論

「頓」是頓超的意思。這是專門為一類離念利根眾生而設 的,頓教中總不說法相唯辯真性,即禪宗。禪宗開示學人的「一念不生,即名為佛」、《圓覺經》上的「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楞伽經》云:初地即為八,無所有何次。,不同於前漸次修行,不同於後圓融具德,故立名教的「頓」。同時小、始、終,皆名為漸教。

「至於圓」的「圓」,是圓滿與圓融的意思。障無不盡, 理無不圓是圓滿教;一多 相入,大小互含,是為圓融。又可以說,行門,則一修一切修;惑障,則一斷一切斷;理性,則一證一切證。所以叫作「圓」。

華嚴宗的五教分判,讓佛弟子對佛法有更深入、明晰的了解,「五教振」。

四法界。十玄門。

何謂「四法界」?
清涼大師的華嚴疏上說:「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 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

「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無論「一真法界」,或單獨「法界」兩個字也好,總而言之,就是我們的「心」。

有時又只以一個「法」字來代表我們的心,現在講「界」字。

「界」字的第一個講法, 是「分」的意思。「分」是「差別不同」。

這是指天地之間,形形色色一切差別不同的事物,事物不離於心,所以稱為「法界」。
所謂「十玄門」: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如海之一滴,具百川之水味。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如一尺之鏡,具千里之影。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如一室千燈,光光互攝。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如黃金與金色,不相捨離。
五、秘密隱顯具成門:如秋空片月,晦明相並。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如一琉璃瓶,盛多芥子。
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如兩鏡互照,影復現影。
八、托事顯法生解門:如擎拳、豎臂、獨目皆道。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如北辰所居,眾星皆拱。

暨六相。義最純。

「暨」是 及的意思。就是四重法界、十重玄門以及六相。
「六相」源於《華嚴經》十地品初地菩薩一文中。
六相的名字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
以最粗淺譬喻來略加解釋:
譬如一幢房屋是總相。構成房屋的磚、瓦、木、石頭……形體各別,是「別相」。

磚、瓦、木、石……,同是構成房屋的條件,名「同相」。但磚不是瓦,木不是石,各住自位,名「異相」。
聚積磚、 瓦、木、石於一處,再由人們的技巧加以結構,就有完整的房屋產生,這是成相。
但是磚、瓦、木、石,仍然是磚、瓦、木、 石,各各皆不曾變為房屋,是為壞相。
房屋如此,大地山河、草木、叢林、日月、星辰、人物、鳥獸……,沒有一事物不是如此。 
眾生要求如微塵般事物之實在,是不可得的。所以六相、十玄十足彰顯了「法界緣起」的一大緣起總綱,是《華嚴經》的精髓,所以說:「義最純。」

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向大乘定香精舍免費索取《華嚴心要》一書,這一本書就有華嚴祖師的詳細說明,看祖師的註解才義最純,不會有問題。

因該果。果徹因。

上二句在《華嚴經注疏》裡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因」: 由最初發心起,一直到等覺菩薩的位置,都是因位。尤其是善 財童子最初在啟明東廟受文殊菩薩的策勵,而初發菩提心,此 心是成佛之源,所以名「因源」。
「果」:等覺菩薩而後,斷除最 後一品微細無明而成佛,那便是果。果位的一切,其量如海, 所以名「果海」。<普賢行願品>上說:「佛海及與國土海……,一 言具眾音聲海」,可以證明。「因該果海」者,《華嚴經》上說:「初 發心時,便成正覺。」「初發心時」是因,「成正覺」是果,因為最初發心時的心與成正覺而後的心是一不二。

攝萬法。歸一真。

是說收「攝萬法」,復「歸」於「一真」法界性也。這是顯示《華嚴經》的妙處。八十卷《華嚴經》通前徹後,將十法界人法、依正、因果、修證以及國土的莊嚴,極盡說明,所以普賢菩薩讚歎如來的功德,所謂
「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密。疏圓覺。

這是說到華嚴宗的第五代祖師了。五祖「圭峯」宗「密」, 他的修學本來是禪宗。他是六祖慧能大師下荷澤禪師再傳的門人, 大都多稱他為禪師。他住的山名圭山,後人因避免他的法諱, 而以圭峯來代替。這是恭敬他的表示。
圭峯禪師在二十七歲入京赴考,路過遂州大雲寺,在道 圓禪師座下談論佛法,很有契入,於是乎便披剃、出家而為沙彌。

大鈔詳。小鈔略。

有一天隨眾僧赴檀越家應供。齋後,分得《圓覺經》一冊,隨 即披閱。兩章未完,竟豁然大悟,身心喜躍,歸而陳見於道圓和尚。 圓曰:「此經是諸佛授汝。汝當大宏圓頓之教!」後來為了報《圓覺經》的恩,所以撰《圓覺經》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隨後,又出 略疏、小鈔兩卷。大鈔解疏,小鈔補大鈔之不足。因此,三字 經上說:「大鈔詳,小鈔略。」想了解《圓覺經》的同修可以看宗密圭峰大師的註解。

當圭祖參訪過幾位禪師後,行腳到湖北襄漢的恢覺寺,遇到一位靈峯法師,病中將清涼國師所撰的《華嚴經大疏二 十卷、大鈔四十卷,贈與宗密大師。那個時候的疏鈔,全賴學者一 句一字地自己抄寫。靈峯法師自知將死。他以為,將這部寶典 送與大師,可謂物得其所。

大師欣然接受。展讀之餘,不禁大 喜過望地說:「我禪遇南宗,教逢圓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 已屬天大的幸運;今又遇此大法,我太幸運了!」馬上為大眾 講了一遍。後來,因到洛陽,駐錫在永穆寺,接受四眾邀請, 又為大眾宣講。聽眾中有比丘名泰恭者,因受感動,而斷臂供養。足見圭峰大師的道學感人之深。
圭峰大師想到,清涼國師健在,有禮足致敬和面聆法益的必 要。因而先寫了一封信,敘述疏鈔中關節血脈,並遙敘門人之 禮,差派徒眾呈送。清涼國師看完了,拿起筆來,在信後頭批 答說:「沒有見過面,也沒經我傳授,所了解的疏鈔大旨,真出 乎我意料之外,深獲我心,難得、難得!假如不是三寶加被, 必有你殊勝的宿因,足稱輪王真子。倘能見一面而印可你的懸 解,那就再好也沒有了。」圭祖講完了華嚴第二遍以後,親自 跑到長安去禮覲。清涼國師一見面,即深深地讚許他,說:「毗盧華藏,能從我游者,捨汝其誰歟?」

此一派。賢首宗。

「賢首宗」講到這裡,應該說的都說到了,由初祖杜順和尚到五祖圭峯大師,這幾位中心人物和 主要的著述,都已表達出來了。然而「此一」支「派」,那便是 「賢首宗」。

亦行布。亦圓融。

什麼叫做 「行布」呢?「行布」者,「行」位分「布」,也就是,階位的淺深,井然有序。我們看《華嚴經》從第二會起,至第七會止,分別地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修 學佛法的人可以按部就班,循著這次序進,保證可以達到佛果 的位置。

「圓融」又是什麼呢?清涼國師說:「一位即攝一切位故, 一一位滿,即至佛故。」「一位即攝一切位」者, 從初發心凡夫至妙覺。

如舉初發心 ,就該攝了其餘的位次,同時也該攝了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三十多個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