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10~(密宗、三論宗)

慈恩宗


唐玄奘,遊西域。


玄奘法師出生於「隋」的後期。俗家姓陳。
據大慈恩三藏法師傳上說,是河南省偃師市。


童年的玄奘法師不是高雅正派的書不看,不是聖賢哲人的門風不學,年幼的玄奘法師身不結交童蒙稚友,足跡不曾到過市集,也不曾參與旁雜無義的言談,就算街頭鑼鼓喧天,巷尾戲曲歌舞叫聲,男女聚集交談笑聲等嘈雜喧囂,玄奘法師都不曾因為好奇而前往觀看。


他家是世代書香,天賦地聰慧。他俗家的哥哥出家,法號長捷。長捷法師帶著玄奘法師住東都洛陽淨土寺。這五年學了大、小乘佛法。他十一歲(613年)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十三歲時(615年)洛陽度僧,就破格入選,得度出家。

玄奘出家以後看見諸位沙彌聚集放逸,大談戲論,於是告訴諸位沙彌說:「經中不是這樣說嗎!『出家之人是為了求證無為法。』豈能再像無知小兒一般一直嬉戲,徒然浪費一生光陰。」這期間聽景法師講《涅槃經》,執卷閱讀愛不釋手,直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後隨從嚴法師學《攝大乘論》,更加喜愛,乃至將《攝大乘論》一次讀完,再看就沒有遺漏,大眾皆感驚異於他的善根,請他陞座復講。這時候的玄奘法師,還只是十三歲的童子。


當時適逢隋朝末年,盜賊四起,河南與河北兵荒馬亂,草木皆兵。玄奘法師年齡雖幼,卻有遠大的見解, 因而告訴他的哥哥說:「此地已無佛法可言。既不必坐而待死, 也不能白費光陰。聞唐帝已在長安建國,想必比較太平。我們 何不離開此處而到彼處?」長捷法師聽了弟弟的話,於是相率逃到長安。這時正是唐高祖武德元年,國家初創,也無暇顧及佛教。四川僻處邊陲,倒很安靜。於是又一同跑到西蜀。果然,一班高僧大德多聚集在成都。玄奘法師因而隨從景脫、基暹二位法師,聽講《攝大乘論》、《阿毗曇論》等論。


武德五年(622年),在成都受具足戒, 順便就坐夏學律,對於五篇七聚的戒文,一看就通。所看的經論,也多研習殆遍。
這時,奘法師的大名已震懾遐邇,但是他並不自以為滿足。 他辭別了哥哥,經過三峽,到了湖北荊州的天皇寺,受地方緇素的邀請,宣講《攝大乘論》、《阿毗曇論》。連漢陽王都親自去禮謁聽講,那講經法會的盛況,也就不言可知了。


大師講完了《攝大乘論》、《阿毗曇論》以後,又到了趙州,拜謁道深法師,學《成實論》。

又入長安大覺寺,依道岳法師學《俱舍論》。當時,長安有兩位碩學大德─法常、僧辯二位法師,雖然是遍研眾經,但是他們是專門喜歡講《攝大乘論》。玄奘法師也曾向他們請教。兩位大德對於玄奘法師的神悟,同聲歎道:「你是佛門的一位千里駒,佛法的中興, 責任將在於你。可惜,我們年老,已經看不見你的成就了。」
奘師雖然受到老前輩褒獎,但自己對於教理還有許不能融會的地方。他想:「這一定是西來的聖典尚不完全。佛教是來自西方的印度, 況且早已聽說,有所謂《瑜伽師地論》者。聞名久矣。 我何不身遊西域,親自乞求?倘若有所收穫,既可消我自己的疑惑,也可以裨益佛教。」


以上是玄奘大師的西遊取經動機,我們知道了。
而且大師西遊的決心,比金鐵還要堅定。
他有「寧向西方一步而死,不向東方一步而生」 的志願。古大德取經求法都是不惜生命為法忘軀,可不像有些喜歡旅遊探險的人,為了致富而尋寶,或一己玩樂而出遊。這道理及因緣的差異我們要清楚,才能體會佛經傳來中國的可貴,及祖師大德的苦心。玄奘大師為此而違背了皇帝的詔令,私自出國,向西方走去。經過八百里流沙,歷九死一生的艱險,而完成他的所求。這當中的經過,有大唐西域記在,就不多說了。


學瑜伽。祖彌勒。


「瑜伽」是《瑜伽師地論》的簡稱。《瑜伽師地論》共一百卷,是彌勒菩薩所說,無著菩薩記錄,唐三藏玄奘法師翻譯。


《瑜伽師地論》的產生,有一段很奇特的因緣。佛涅槃以後,魔強法弱,小乘佛教,分崩離析, 且多著於有見。經過龍樹、聖提婆等,先後造《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論,闡揚般若的「畢竟空」義,而眾生又多著於空見。這時 有位了不起的聖者出世了。這位聖者,法號叫無著,出生在犍 陀羅國,時當佛滅度後九百年左右。他在阿瑜陀國王城的西邊 創立了一座精舍,率領著數百人,教大家坐禪。無著雖然應現為凡夫身,實際上已經位登初地,證到了法光定,獲得 大神通。他以神通的力量,上昇兜率內院,請求彌勒菩薩 闡揚解深密經,說「勝義有」的教法,因為彌勒菩薩 是解深密經的當機眾。


彌勒菩薩接受了無著菩薩的請求,常常在人世間的夜分, 從兜率天下降到無著菩薩精舍裡,先後說了《瑜伽師地論》、《分別瑜伽師地論》、《大莊嚴論》、《辯中邊論》、《金剛般若經論》等五部論的頌。 每逢彌勒菩薩下降到精舍的時候,無著菩薩的門人當中,有些人見到光明,而不能見到相好,也聽不到教授;有些人見到相好,而聽不到說法;也有些人既見到相好,又聽到說法。唯有無著菩薩直接受 到教誡,那是天人共知的事實。玄奘大師所「學」的「瑜伽」,出自於彌勒菩薩,所以經文上說:「祖彌勒。」


依戒賢。大論師。


這裡告訴我們玄奘大師究屬是跟誰學的,玄奘大師是「依」一位法號叫「戒賢」的「大論師」而學習的。


親傳授。歷年時。


玄奘大師說自己,先後經「歷」了十五個月的「時」間,由戒賢論師「親」 自陞座,宣講《瑜伽師地論》一遍。十五個月,也就是一「年」有餘地宣講給玄奘大師聽,這也就是「傳授」。


戒賢論師是護法論師的弟子。他主持那爛陀寺很久。他患有風濕病。 劇痛的時候,如刀割,如針刺。他曾經絕食,想以一死了之。


某一天夜裡,忽然在夢中見到三位天人。一位是黃金色,一位 是琉璃色,一位是白銀色。位位皆相貌端正,儀服鮮明。黃金色的一位對戒賢論師說:「你想要棄去這色身,是不是?你錯了!佛經上不是說過:身有苦,不說厭離於身。你的風濕病痛是過去為國王時、惱害眾生應受的果報。你現在對宿世的罪愆應該誠求懺悔,安心忍受這些苦惱,一方面宣講經論,利益他人,罪過自當消滅。假如只想一死了之,苦報終究依然存在。」論師聽完了以後,馬上至誠禮拜。那金色人指著璃璃色的人說:「此是觀自在菩薩。」又指著白銀色人說:「此是慈氏菩薩。」論師聽說是慈氏菩薩,趕忙向他禮拜,並且請問慈氏菩薩說:「戒賢常願生於尊處,不知得如願否?」慈氏菩薩說: 「你只須廣傳聖法,決定得生。」金色的人又指著自己說:「我是曼殊室利菩薩。我們因為你要捐棄色身而來,因為那是毫無利益的。你應該闡揚正法及《瑜伽師地論》,使未聞者得聞。你的病, 不怕不會好的。何況三年以後,支那國有僧,生性好樂大乘, 將要遠來就你受教。你可等待他來,盡你心教育他,使大乘佛 法流傳到東方,俾佛種不致斷絕。勉之!勉之!」戒賢論師又向三位菩薩頂禮致謝,情願接受尊教。菩薩們從隱約中失去蹤影,而論師的病也漸漸痊癒。
當奘師歷盡艱苦,到了那爛陀寺,經接待的人引著他拜見 戒賢論師的時候,論師下座扶著奘師,說: 「你來得好!我已等你三年了。你一路來,花了多少時間?想必受了不少的苦惱吧!」


玄奘大師回答:「玄奘自出發行腳至現在,正好是三年。至於一路的艱苦,自是一言難盡,然而那是玄奘的宿願。今天能拜見你,吃什麼苦頭,皆有了代價。」


玄奘大師在那爛陀寺,一經定居下來,馬上受到優待:有小廝可供使喚;出門,有大象可騎;國王才能吃到的香稻米,也有他一分;酥油、水果,那是不用說了。


玄奘大師為了佛教,幾次瀕於死亡的邊緣,皆由他的願力支撐,才有後來他譯的 經、論,直到現在還是光輝赫奕。他的聲望,經千載而後的今天,仍然震鑠人間。他遺留下來的舍利,在我們佛教徒心目中,被視為至寶。


文上又說:


歸長安。傳窺基。


玄奘大師在那爛陀寺聽《瑜伽師地論》三遍、《順正理論》、《顯揚論》、《對法論》各一遍、《因明論》、《聲明論》、《集量論》各二遍、《中論》、百論 各三遍。至於《俱舍論》、《大毗婆沙論》、六足論、《阿毗曇論》等,在迦濕彌羅諸國雖已學過,也趁這機會,咨決所疑。大師住在那爛陀寺,先後 達五年之久。拜辭了戒賢論師,又遍禮各處聖 跡,至唐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長安屬陝西省,是唐 朝的都城。
「傳窺基」者:「窺基」大師是奘師唯一能「傳」其法統的 門人,是一位不平凡的人。他母親夢月輪落在掌上,她把它吞 下肚子裡去了,因而懷了孕。出生後的氣度,與常兒不同,自 然不必說了。


玄奘大師一日獨行於長安郊區,在阡 陌之中,遇到一個青年,生得眉清目秀,風神俊朗,舉動闊略。 奘師訪得是尉遲敬宗的兒子、鄂國公尉遲敬德的姪兒。奘師心 裡想:「倘得此子出家,則法門有託。」因而趨訪他的父親。他 的父親說:「這孩子粗悍得很,恐不堪教誨!」奘師說:「此子 器度非凡,非將軍不生,非玄奘不識。」尉遲敬宗答應了,窺基大師本人卻嚴厲地拒絕。經奘師再三慰勉,方才抗聲說:「你要我 出家,除非依我三件事。」「那三件事呢?你說呀!」基師說: 「一、我要有女人;二、我不斷肉食;三、不持過午不食的戒。」 玄奘大師完全答應他。於是裝了三車子的女人和魚肉,跟隨奘師去出家。當時長安的人皆呼窺基大師為三車和尚。


通因明。善三支。


首先介紹「因明」是什麼。因明是佛教論理學的名詞,


因明的名詞,又怎麼講呢?


因明者,由我提出主要的「因」 由,使對方「明」白我所建立的理論。


但是在立論的形式上, 有許許多多條件。我依因明立論的形式、條件,而無一點過失的話,既可以成立自宗。也可以攻破他人有過失的立論。


假如我所有的立論含有過失,也會受到他人的問難而完全推翻。


第二、介紹因明學的來由。


古人說:「因明本為佛說,文廣義散,備在眾經。」也就是說,我們要懂得因明學,在讀經的 時候留心,才可以看得出。


《菩薩地持經》上說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因明為五明之一,是破邪論、安正道的利器。


在我們這個世界初成的時候,有一位生而具有大智慧的 人,名叫「足目」,初創: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破。


經世親菩薩、陳那菩薩兩位論師的改進,在商羯羅主再加修正,才成為完整而專門的一項學問。 


第三、介紹因明論不同的書本和作者、翻譯、疏解因明的 人物。


大藏經中因明論有兩本:
一、陳那論師所造,名《因明正理門論》,玄奘、義淨二大師,皆有譯本;
二、商羯羅主造, 名《因明入正理論》,玄奘大師譯,窺基大師為之作疏。


學習唯識宗,非通因明不可。所以學習因明學的人,多宗奉《因明入正理論》,而以《因明大疏為參考。 


第四才講到「善三支」的「三支」。


「三支」是指:宗、因、喻。


我們舉個例子:諸如萬事萬物,無一而不是無常的。


聲音, 也是萬物之一,當然也是無常的。但是印度外道中有所謂「聲論師」,他們的教義主張,聲是常的。
於是佛教徒就運用因明法則,立三支比量來破斥他的謬論。


那三支比量是:聲是無常(宗), 所作性故(因),同喻如瓶,異喻如空(喻)。


宗中的「聲」和「無 常」,前者叫「前陳」或者「有法」,後者叫「後陳」或者「法」。 也就是,前陳法的「聲」中要含有後陳法的「無常」。前後陳二 法,要立敵雙方皆承認,實有其法。等到前後陳當中加上一個 有決定性的字,如「聲」與「無常」之間加上一個「是」,叫做 不相離性。因為「是」的加進,則「聲是無常」而不是「常」, 則敵者的聲論師不許了。那麼,怎麼辦呢?立者的佛教徒,則 再舉出正確的「因」由來:我所以斷定聲是無常者,由於它是「所作性故」啊!「所作」者,聲音皆是因造作而有。也就是, 一切聲音的發出,都是有條件的。即使是風聲、雨聲、雷聲, 不都是因氣候的關係嗎?而且風聲由風而有。風不就是聲?雷、雨也是如此。誰曾聽到某一種聲音,自古至今響個不停的?假如敵方仍然不服輸的話,我再舉出正反兩面的譬喻來。所以 說:「同喻如瓶」,這是正面的譬喻。瓶,無論用泥土、木、石 或金屬物作原料,皆必須假借人工所以,泥土、木、石或金屬物 的製成品一經捶擊、火燒,馬上皆變成瓦礫或廢銅爛鐵。這不 是所作無常,是什麼?立者還有反面的譬喻呢!異喻如空,空 無一物,所以叫虛空。既然無物,則非所作。非所作,當然不 是無常。這樣,敵者就無話可說了。
然而立量必須要離過。
假如三支中任何一支有過,就不是 真能立,而是似能立。
似能立不能生敵者之智,那便是勞而無功。
那麼,有多少過呢?宗中有九過;因中有十四過;同異喻, 各有五過;三支中共有三十三過。


第五,奘師譯完了《瑜伽師地論》,馬上個別地為窺基大師講解。 不料,西明寺的圓測法師賄通守門的人,讓他進入奘師住所的間壁盜聽。聽完了以後,馬上在西明寺掛牌通告,宣講《瑜伽師地論》。窺基大師聽到這消息,很不愉快。奘師安慰他說:「彼不善因明,不能盡瑜伽的底源。」於是單獨地將因明學傳授給窺基大師。窺基大師天賦地智慧,深通因明以後,馬上作大疏來解釋。千百年來,解因明的人還沒有能勝過他,所以《三字經》上說,他「通因明,善三支」。


三字經上又說:


成唯識。作述記。


「成唯識」是指唯識宗的一部論。《成唯識論》,此論一出,而唯識之義,乃得成立。


「唯識」也是一部書的名,原來只有三十個頌,是由五個字一句,四句成一頌。故名為《唯識三十頌》。在唯識宗講:「一切唯有識」,所以叫「唯識」。


成唯識原來只是三十個頌,三十頌的作者是天親菩薩。
那麼,是如何由《唯識三十頌》到後來有「成唯識論」的呢?
這又要 講到窺基大師了。天親菩薩作成《唯識三十頌》,未經多久,就圓寂了。頌文是五字一句,四句一偈,太簡略了。不加解釋,一般人是無法了解的。解釋頌文的文字做釋文。天親菩薩作成頌文,既未加解釋,圓寂以後,是懂得唯識的大德們為《唯識三十頌》作釋文。據《唯識述記》上的記載,先後共有十大論師。
那十大論師是護法論師、德慧論師、安慧論師、親勝論師、難陀論師、淨月論師、火辯論師、勝友論師、勝月論師、智月論師。因此《唯識三十頌》的釋論,便有十部之多。


奘師統統把它取回來了,而且一一皆譯成華文。參預這 一工作的,連窺基大師,計有四人。工作既完,窺基大師向玄奘大師提出一個建議,窺基大師說:「十師的譯文,各有各的專長,都是馳名於五印度的傑作,但是初學無法一次完全學習,.......所以取其精華,另成一本,用以便利今後的學人。」


玄奘大師經過了一番考慮而後,答應他的要求。一部《成唯識論》,就是這樣產生。
窺基大師讚歎《成唯識論》,說:「此論也,括眾經之秘,包群聖之旨。何滯不融,無幽不燭。仰之不極,俯之不測;遠之無智。近之有識。......信巨夜之銀輝,昏旦之金鏡矣!」 


然而所謂「成唯識」者,基大師自己說:「三十本論,名為唯識。 藉此成彼,名成唯識。」
意思就是說,三十個頌就是講唯識的。 使唯識的道理成立,而通常皆以釋文為論,所以名《成唯識論》。


「作述記」者:基大師雖然取十家之長,以釋《唯識三十頌》, 但釋文還是深奧、難懂,所以又作一部《唯識述記》來解釋釋文。


破邪宗。伸正義。


這裡的「邪宗」指的是小乘佛教和外道教。 


三論、唯識,都含有「自立破他」的作用。


例如:《唯識二十頌》側重於破他。
《唯識三十頌》,則既然成立唯識,同時又旨在破他。
所以文上的「破邪宗」就是破他,「伸正義」就是顯示正法義趣。


有現量。有比量。


「現量」是:由無分別智直接照了諸法的自體,一點錯誤都沒有,叫做「現量」。


「比量」的定義是:「藉眾相而觀於義。」意思是,憑著這一事物而比知彼一事物。 
例如:隔牆見煙,比知道有火;隔牆見角,比知道有牛。這叫做 「比量」。


究竟依。聖教量。


唯識的教理,都是由於歷代聖賢的現量、比量而來,但論其「究竟」,還是


「依」於世尊的「聖教量」。


世尊的言教名為「聖言量」,又稱「聖教」。「量」是,量度的意思。


遍計執。依他性。


唯識宗講「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這三性。


經云:「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這裡邊的緣還包括了一個「因」字在內,也就是,一切萬法,皆是因緣和合而生。


因、緣的定義是: 親能生起為因,疏能助長為緣。


諸如:一顆稻子是親因,水、土、 陽光、空氣、為助緣。


人是以業識為親因,父、母、 衣、食等等為助緣。


佛門裡有句肯定語:「凡能生他者, 必從他生。」在唯識宗就叫「依 他」起「性」。這裡的「他」,就是因緣。


什麼叫做「遍計執」?


普「遍」地「計」較、「執」 著,叫「遍計執」。


意思是說,萬事萬物,皆是從因緣而起,無一實法可得。而眾生們,偏偏在這些事物上,分人、分我。
說來說去,都由於眾生的一個「執」字在作怪,本來非有而執為有,本來無生而執為生滅。所以叫「遍計執性」。


二者離。圓成證。


 只要遠離了「遍計」和「依他」的兩種「執」著,就可以 「證」到「圓成」實。


圓成實性就是真如佛性。


真如、圓成實,只是一體而異名。
假如要勉強作一解釋的話,那就是:無法不具,名為「圓」,因為它是諸法的法性;諸法依之而成,叫 「成」;它的本身不是虛無,所以叫「實」。


至於真如的「真」,是不虛妄;「如」是不變異。意義是相通的,所以說,一體而異名,實際上!說離也不是真有法可離,有煩惱可破,因為煩惱本無自性,當體即空。


此一宗。號慈恩。


此一法相宗另有一稱,叫「慈恩宗」。 它所以被號稱慈恩宗的原因是:


創立此宗的玄奘大師及傳承此宗的窺基大師,他們師徒二人都是駐錫在大慈恩寺。因寺名而為宗名,所以叫慈恩宗。


先談相。後顯真。


至於「先談相,後顯真」的「相」 是法相,「真」就是法性。
「相」是事,性是真性,也就是理。


要使學者悟達法性,得先讓人知道,諸法都是依他緣而生, 並無實在的自體性。
因此,理論打破普遍妄計諸法為實有的執著,從而契悟到圓滿成就的真如實性。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 法相宗雖處處廣談法相,實際上其目的仍是以悟達法性真理為依歸。
所以這結尾的兩句話,就道出了本宗目的之所在。就知道唯識宗依華嚴五教來看是屬於圓頓教,華嚴末後「彌勒樓閣」便知「圓成」不離依他、遍計。所以三十頌說的好,圓成實性與依他及遍計,非異非不異,非異則同於彼,非不異則異於彼,所以說常遠離前性。

三論宗

三論宗。傳最古。秦羅什。來茲土。

「三論宗」的三部論典,《中論》、《百論》、《十二門論》。
「傳最古」是指時間上說,「傳」到中國來, 它是「最古」的。「最古」,就是最早。那麼,它是什麼時候傳來的呢?「秦羅什,來茲土。」這就是說,三論是姚秦時候,羅什法師來到中國,就將它翻譯出來了。「茲土」,就是指中國。
 「羅什」法師完整的名字,是鳩摩羅什婆,譯成中文,叫「童壽」,言其童年而有老人之德學也。父親名叫鳩摩炎,原本是天竺國人,不願意做官,喜歡修行,於是度過蔥嶺而跑到龜茲。
 龜茲王喜愛他的風神俊朗,尊他為國師,逼他還俗並且將他的妹妹嫁給他。說起龜茲國王的妹妹耆婆,眼光極高,她拒絕了好多鄰國國王的婚聘,但是她一見到鳩摩炎,就非常歡喜,答應哥哥的話,嫁給鳩摩炎。後來就懷了羅什。她原來就有過目不忘的聰明,自從懷了羅什之後,原本不會印度話的她,不但會了,居然還會梵語,變得神悟超群。
龜茲國都有一間雀梨大寺,高僧大德很多。羅什法師的母親常常率領王族貴女、德行高尼,到寺裡去設供、聽法。羅什法師出生以後不久,又生了第二個兒子,名叫弗沙提婆。有一天什母聽完法,路途上經過一所荒塚,看到那些枯骨雜亂、縱橫,於是使她生起身為苦本的心理來。
回宮以後,以絕食來要求她丈夫、哥哥允許她出家。原本有障礙,直餓到離死不遠,她的哥哥和丈夫才允許了她。
什母既如所願,馬上落髮受戒,精修禪法,證得了初果的果位。羅什法師在七歲時,有一天,她就帶著鳩摩羅什到一間寺廟裡拜佛。到了廟裡,看見在佛前有一個很大的鼎,看見這個鼎很好玩,沒有加以思索,不費力的就把鼎拿起來,頂到頭上;他忽然一想:「咦!我是個小孩,我怎麼可以頂得了這麼重的一個鼎呢?」他心裡這麼一想,瞬間這個鼎就重起來了,他即刻嚇了一跳!就拿不住這個鼎,就掉到地上了。
這一玩,他就明白,一切都是心裡分別的緣故,就有輕有重。
羅什法師極聰明。他能一天 讀熟一千個偈子,每偈有三十二字,共有三萬二千字。
據羅什法師傳上說,他誦的是《阿毗曇論》。讀完了以後,老師為他講解,他又能聞一知十而通達法的玄奧。因為什母是長公主的身分,又證了初果,信佛的教徒把她奉若神明,難以自在修行,後來他們母子二人只好到北天竺的罽賓國。
這時候羅什法師已經九歲了。在罽賓國遇到名法師槃頭達多,羅什法師就跟他學習中、長二阿含經四百萬言。槃頭達多 是罽賓王的弟弟。他常在國王面前稱譽羅什大師的智慧,國王有點不信,於是召集許多外道論師,在王宮裡開辯論大會。那些外道首領欺侮他年輕,出言很不禮貌,羅什法師辯才無礙使得外道們啞口無言,慚愧折服。罽賓國王這才表示驚異,馬上送很豐厚供養給他,還派專人為他灑掃、伺候。
羅什法師在十二歲時,他母親將他帶回龜茲。許多國家, 皆以厚禮來聘請,但什母都置之不理。在回到龜茲的途中,路經月氏國的北山,遇到一位阿羅漢。這位阿羅漢對羅什法師非常驚異,對他母親說:「此兒,汝須好好照顧!如果到三十五歲不破戒,當大興佛法,度人無數。後來沙勒王又請他講轉法輪經,龜茲王引以為榮,遣使送禮,與沙勒國王修好。
當時有所謂莎車王子、參軍王子者兄弟二人,一名須利耶 跋陀,一名須耶利蘇摩,捨國出家而為沙門。這兩位王子才伎絕倫,專以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為事業。羅什法師尊以為師,跟他們學習《中論》、百論。什師這時候方才覺悟到大乘佛法才是究竟,所以棄小乘學大乘。
 遠近的賢德,請什師開講方等經典,分辯諸法皆空、無我、陰、 界、入,假名非實。在會的聽眾,莫不嘆未曾有,什師二十歲滿足,乃受戒於王宮,更從卑摩羅叉學十頌律。
這時候他母親忽然向龜茲王白純告辭,想到天竺國去,並 跟什師說:「方等經,將賴你的力量,弘傳到東土。但於汝自身不利,奈何?」什師說:「菩薩之道,在自利、利他。若能使大化流傳,眾生得益,即使身當爐鑊,亦在所不惜。」於是什師 便留在龜茲。
秦王堅建元十三年,太史令啟奏說,有星見於外國分野,當有異人入輔中國。秦王說:「我聽說,龜茲有羅什大師,是現在的智人。」於是派大將呂光,率軍七萬人,伐龜茲,取羅什。呂光去了以後,苻堅因伐東晉失敗而亡國, 呂光打敗了龜茲,得到羅什大師。回到了關外的 涼州,聽說苻堅國破身亡,就在涼州立國稱王。
後秦的姚萇死了,姚興即位。在弘始三年,才想起呂光迎 請羅什的事。於是又派兵攻打涼國。其時呂光已死,呂隆當國。 經不起後秦的壓力,舉國投降。羅什法師於弘始三年十二月才 到了長安。姚興奉若聖賢,把他供養在逍遙園,組織譯經院, 招集遠近的佛教高僧大德,如僧肇大師、僧叡大師等八百餘人,協助他 譯經的工作。而三論宗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就是這時候 譯出來的。東漢、三國到姚秦,佛法傳到中國,時間還不太久, 翻譯過來的經論也不算多,所以說:「三論宗,傳最古。」

 真空義。為第一。群弟子。競傳習。

 這四句中的第一、二兩句,是三論宗的要義。 「真空」所謂真空就是簡別他不是斷滅空,不是滅色入空,不是以空為有,也就「緣 生性空」,所以說「真空義,為第一。」
 「群弟子,競傳習」者:羅什門下,如道生、道融、僧肇、 僧叡等諸大德,皆聰明博法之士,親近羅什,大師學習三論。

 曰中論。曰百論。十二門。為三論。

「論」是三藏中的一藏。「論」是辯析諸法的性相。
《中論》、《十二門論》,都是龍樹菩薩造的。《百論》是提婆菩薩造。

 唐吉藏。施大功。三論疏。傳海東。

 「吉藏」法師為《中論》作疏文十卷、《百論疏》三卷、《十二門論疏》三卷。
「施大功」者:此三論的疏有四十萬言。書寫四十萬字的著述,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有了三論疏,對於了解三論有極大的幫助。隋、唐的時候,韓國名為高麗。高麗國不斷地有比丘來中國求法。而高麗在中國東三省之東,一海之隔,所以「三論疏」,就 「傳」到「海東」了。

 法藏釋。十二門。宗致記。至今存。

 「法藏」是指唐朝武則天當時候的出家法師,諱「法藏」,號賢首。他曾作《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以解釋「十二門論」。《十二門論宗致義記》這部書,「至今」還收「存」在藏經中。
 依僧叡法師《中論》序裡說:「《百論》治外以閑邪,斯文祛內以流滯,《大智》釋論之淵博,《十二門》觀之精詣。」所謂「治外以閑邪」者:「治外」,是對治外道也。閑者,息也。也就是,治服外道,息滅邪執。「《中論》祛內以流滯」者:「祛」,除也。「內」指佛教內的小乘。「流」者,流通。「流滯」是指流水如遇到石頭、土堆,水會滯塞不通。《中論》可以祛除小乘人的法執。《中論》等於疏濬作用。至於《十二門論》,是十二重觀門, 而此觀門多觀法空,所以名為「精詣」,就是有很精深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