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8~(禪宗、律宗)

禪與教。無兩樣。


「禪」不是盤起腿來,閉上眼睛,叫做禪。

如果盤起腿、閉上眼睛,收攝六根,將散亂不堪的念頭,收攝起來,不讓它放逸,這只是攝心,並非是禪。

即使做到心如止水, 也只是「止於靜」的世間功夫。

達摩大師說:「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所以叢林禪堂坐禪時,大眾用功,努力於善惡不思,便是在如是用功。

但要警覺,不得墮入昏沉、掉舉、無記中。

在唐宋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師徒間的傳授,不過以心印心,並沒有什麼實法。平日參問酬答,也不過隨方解縛,因病與藥而已。

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了,講了做不到,譬如說「放下一切」、「善惡莫思」,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到了這個時候,祖師們不得已,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參公案。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後來專講看話頭,有的「看拖死屍的是誰」,有的是「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後來多用「看念佛的是誰」或是「看念經的是誰」其實都一樣。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所以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


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話頭。


由此知道,看話頭就是觀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觀心。性即是心,「反聞聞自性」,即是反觀觀自心,「圓照清淨覺相」,清淨覺相即是心。照即觀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觀佛,觀佛即是觀心。所以說「看話頭」,或者是說「看念佛是誰」,就是觀心,即是觀照自心清淨覺體,即是觀照自性佛。


心即性,即覺,即佛,無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無往無來,就是本來現成的清淨法身佛。


行人都攝六根,從一念始生之處看去,照顧此一話頭,看到離念的清淨自心,再綿綿密密,寂而照之,直下五蘊皆空,身心俱寂,了無一事。從此晝夜六時,行住坐臥,如如不動,日久功深,見性成佛,自然苦厄度盡。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汙染,實見自性的面目。汙染就是妄想執著,自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德相,為諸佛眾生所同具,無二無別,若離了妄想執著,就證得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則就是眾生。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兩句話是參禪的先決條件。

如果不做到,參禪不但不成功,連入門都不可能。

因為萬緣纏繞,念念生滅,哪能參禪!

參禪成就,那就是時時禪,所以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以下舉幾則祖師公案─


明朝末年的紫柏尊者─達觀大師,因參話頭,使得頭、面
都紅腫。有一天吃早粥時,專致用功,心不在焉,一失手,將粥碗掉落在地上跌碎了。此時他忽然大悟。

這是參禪用功的一個例子。

今人參禪一曝十寒的態度,恐怕一輩子都不會有成就。


還有一位


福州長慶大安禪師,別號懶安,是百丈懷海禪師之法嗣,俗姓陳。幼年出家,後在鳳棲寺受具足戒。受業于黃檗山(今福建福清縣境內),學習律乘。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深感所學不得力。于是四處雲遊。在前往洪州的路上,大安禪師碰到一位老人家指點他往南昌,說:當有所得。


於是,大安禪師便前往洪州百丈山,參禮百丈懷海禪師。
  
剛開始參禮百丈禪師,大安禪師便問:「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


百丈禪師說:「大似騎牛覓牛。」(就像騎牛找牛)


大安禪師又問:「識得後如何?」


百丈禪師道:「如人騎牛至家。」


大安禪師再問:「未審始終如何保任?」(不知道如何保任)


百丈禪師道:「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
    (就像牧牛人,拿著鞭看著,不讓牠踩壞人莊稼)


大安禪師由此領悟佛旨,安心住山,再不向外馳求了。


後遵百丈禪師之命,前往大溈山輔助靈佑禪師,開創溈山,充當典座。
在大溈山住山期間克盡職守,為眾所敬。後到福州怡山,教化閩中。


曾有一次,大安禪師在陞座、說法的時候,對座下群眾說:「你們來找我,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假如是想成佛,你們自己本來就是佛,何必擔佛覓佛,像渴鹿追陽燄,何時才能相應!只要你們沒有這許多顛倒攀緣心、沒有妄想惡覺、垢穢染淨的眾生心,那就是初心正覺佛,還要向何處去尋覓呢!」

過去我在溈山禪師座下三十年,雖吃著溈山飯,拉著溈山的屎,但不學溈山禪。(大家別誤會,這裡可不是世間人認為的吃裡扒外喔,而是說明大安禪師的用功法)

我用功的方式是:
「看著一頭水牯牛。如果牠的頭才從路上轉到人家草叢,我便把他鼻頭拽轉回來。如果牠才犯人苗稼,立刻拿鞭子撻下去調伏牠,這樣調伏的時間久了。雖也曾遭到批評。但我仍堅持我的做法,現在也是個露地白牛,終日露炯炯的,趕也趕不去。」 
這牛的比喻,正是大安禪師用功的方法,而不是一般盤腿靜坐的通途方法。


禪宗大德們在開示中,有個譬喻:「用功夫,如貓看老鼠一息都不能鬆懈。」這譬喻就是教我們如何用功。

今人照顧話頭就是要時時勤作工夫,這樣便可以得個入處。
像南嶽懷讓禪師初參六祖能大師的時候,六祖問:「什麼處來?」曰:「嵩山來。」

六祖又問:「什麼物?恁麼來?」懷讓禪師無語……。


經過八年,忽然有所悟,乃白六祖說:「某甲有個會處!」

六祖說:「怎麼生會?」懷讓禪師說:「說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說:「還可修證嗎?」

懷讓禪師說:「修證即不無,染汙即不得。」


六祖說:「即此不染汙,乃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我亦如是。」

所謂禪宗,非用思量、想像而能得入,也就是「見性」想入禪宗,必須達到絕思絕議,「絕」是斷絕,真能所兩忘,方識得何謂禪,而不是用思想、動念頭。


四祖道信大師曾開示牛頭山法融禪師說:「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 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 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 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缺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愁慮!
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惡,不作諸善。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


這才是禪。

其次,再講到「禪與教」的「教」。教是言教。

是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當中,所講的說法、開示、語句, 總稱為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化。

內容包括了:

方便接引入佛門的小乘法,大乘入佛的菩薩法,諸佛境界的一乘法。
如果能依教奉行,可以不再輪迴三界六道,還可以圓成佛道。

這就是講「教」的部分,雖然有時會在部分不了義經中看到佛陀教來請法的世間人一些世間法,但那不是世尊應化世間的住要目的,所以佛在《涅槃經》的四依法說: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唐朝圭峯宗密大師說:「教為佛口,禪為佛心。」


教猶如指路標,藉由文字的敘述來讓學佛人知道該如何修行,以及修行的過程及證入境界。禪是直指,非關文字,後來使用的方便見性證入的手法則稱為「禪法」。

教下雖透過經典,但解行不可偏廢,定慧也須相資。


因為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修證佛法的三無漏學,三者相輔相成。
之所以說「教與禪無兩樣」是因為「教與禪」只是契入佛性的手段方法不同,最終證入的境界是相同的。


所謂「殊途同歸」即是此意!

律宗

既明宗。須知律。

這是說學佛對於佛教的宗旨明白後,接著就要了解並學習戒律。

「律」的印度話叫做優波羅叉,或者叫毗奈耶,中文叫做「調伏」或「毗尼」,或是「滅」。波羅提木叉譯成中文是「別解脫」。

戒是禁止。 律是律儀。它能使我們的行為循規蹈矩,可以調伏我們的身心,可以使我們滅惡生善。它能指示我們,當行的要行,不當行的就絕對禁止。

這在戒律 上叫「作持和止持」。

我們果然能依教奉行的話,就能獲得有別於外道的解脫,因為戒律是屬於身、口、意三種業。

律宗雖是大乘十宗中的一宗,但其他宗的佛弟子,都應該持戒。

所以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其應遵守之戒律。

佛法中,經有五種人說,是:佛、佛弟子、仙人、諸天、化人也。是指在經典中,除佛以外,還會有其餘人說法,其所說必得佛印可。非是指佛經以外的人、仙或鬼能說經,這是末法容易混淆的,這裡特別說明。

戒律只有佛能制定,無人能私自制訂佛門戒律或修改。

佛在世時講說大、小乘佛法,以及大、小乘戒律。更要弟子以戒為師。

佛入滅前又怕弟子不知如何取決,在《大般涅槃經》中又交代了要依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學佛,是以菩提(覺悟)為趣向目標。

戒為無上菩提本,因此知道學佛戒律重點定非指小乘之戒,因為若不明心,著相持戒之果只是生天,如仰天射箭,福盡還墜,甚至墮惡道。所以學佛欲圓滿佛菩提,一定是指學習並持守大乘戒律。

以下簡單介紹佛門的戒律:

持五戒。本乃立。

「持五戒,本乃立」,五戒是在家人最基本的戒。

在家的男、女信眾要學佛的第一課,就是皈依三寶,進一步就是求受五戒。

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若人人能受持五戒,可以保持不失人身,但並不保證能出輪迴。

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不持五戒,是會墮落三惡道的。

大家都是過去生有持五戒才得此人身,所以說「持五戒,本乃立」。

但學佛的目的不是在求得人身而已,誠如上所說,是要修行,求得究竟解脫,圓滿菩提道。

為沙彌。持十戒。

再來講沙彌(尼)戒。

沙彌就是發心出家的人在未受比丘、比丘尼戒以前,男眾總稱為沙彌,女眾則稱為沙彌尼。因其勤於策勵成為比丘、比丘尼者,故前者又譯為勤策(勤策男),後者譯稱勤策女。沙彌也是止惡行慈,覓求圓寂的意思。

「沙門」譯成中文叫勤息。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的意思。

沙彌戒與沙彌尼戒一樣是十條:

前五條戒和五戒相同,再加上「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妓及故往觀聽、不捉持金銀生像、不坐臥高廣大牀、不非時食。」

比丘僧。具足戒。戒二百。又五十。

這裡講出家比丘戒。比丘譯成中文是「乞士、怖魔、破惡」。

比丘有二百五十條戒,又把它分成八類:

即波羅夷(比丘四,比丘尼八)、僧殘(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不定(比丘二)、捨墮(比丘三十,比丘尼三十)、單墮(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波羅提提舍尼(比丘四,比丘尼八)、眾學(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滅諍(比丘七,比丘尼七)。

「比丘僧」戒有二百五十條之多,又稱為具足戒。

第一類四條波羅夷, 淫、殺、盜、妄。
第二類十三條僧伽婆尸沙(僧殘)。
第三類兩條不定戒。
第四類三十條尼薩耆波逸提(捨墮)。
第五類九十條波逸提(單墮)。
第六類四條波羅提提舍尼。
第七類一百條突吉羅(眾學)。
第八類七條滅諍。

尼增百。戒始足。

「尼」是指女眾。女眾出家受足戒後,名為「比丘尼」。

出家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條。

「尼增百、戒始足」是說和比丘戒比較起來,比丘尼戒增加了約一百條,尼眾的戒法才算具足。

為什麼比較多?因為女眾需要注意的地方比男眾多,所以更多條。

這就像校規,對於守規矩不會違犯的人,訂再多規定也不會感到拘束。

習慣不好毛病多的人就會覺得被約束。

梵網戒。制菩薩。重有十。輕四八。

出家戒中有分大、小乘戒,還有菩薩戒。

「梵網」是菩薩戒經的名字。《梵網經》梵本原文有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姚秦三藏鳩摩羅什法師僅譯出《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的第十卷,又把它分成上、下兩卷。

上卷說的是:「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的四十心,是圓頓根性眾生修行的過程。

下卷又稱《菩薩戒經》,是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

這十重、四十八輕的戒 從大部《梵網經》節譯而來,所以稱為「梵網戒」。想深入了解菩薩戒,可以看
佛說梵網經直解》-寂光律師直解。或梵網經菩薩戒本疏》-法藏國師撰。或菩薩戒義疏》-智者大師。或梵網經合注》-蕅益大師,或是 悟顯法師宣講的《菩薩戒正說》。

梵網戒的重心在於戒體,因戒體而起用,隨事制訂重戒十條,輕戒四十八條。其實隨著時代各人因緣不同,所處環境不一定在這幾條戒相中,而有其他不同狀況,但只要明白無作戒體也就是《梵網經》上「光明金剛寶戒」,就知道如何用心而不犯戒。

菩薩戒一共十條重戒:「殺、盜、淫、妄、酤酒、說四眾過戒、自讚毀他、慳惜加毀、瞋心不受悔、謗三寶」等戒,而成十重戒。

重戒在印度的原名叫「波羅夷」。

波羅夷譯成中文是「棄」,是說已經如同破爛不堪使用的器皿,只能把它棄置,但其實是你遠佛,而非佛門不納你。

若要深入了解菩薩戒的內容、義趣及如何持守,可向請精舍請悟顯法師所宣講的「梵網經菩薩戒正說」。

接著介紹律宗的源流:
  
律門祖。優波離。

「優波離」,譯成中文叫「近執」。

佛為太子的時候,優波離是王宮中的執事,比較接近太子,所以叫近執。太子成佛以後,優波離也隨佛出家。

優波離出家而後,有三個特點:

第一、釋迦牟尼佛制戒而後,他第一個受戒。

第二、既已受戒,就嚴格地守持,分毫不敢毀犯。佛在《增一阿含經》當中,稱讚他是持戒第一。

第三、由於他的持戒,深解戒律條文,所以佛滅度後,在第一次結集三藏時,迦葉尊者就推舉他負責結集律藏。

結集就是結合許多阿羅漢,推一個人為首而負責背誦,由有修證的人作證背誦無誤,並加以紀錄。

所以現在才有三藏教典,可以遵循。因此,優波離尊者便成為「律門」的初「祖」了。

承佛印。肅清規。

「印」是印可。

由於優波離尊者持戒非常嚴謹,足夠做大眾的模範,所以承釋迦牟尼「佛」,在大眾集會的時候,「印」可優波離尊者為大眾的綱紀。

優波離尊者受佛的印可後,就依戒律整「肅」大眾遵守的生活起居之「清規」。

「規」是規矩、規律,也就是大眾共同生活的規範。

稱為清規是因為遵守這些規矩能令僧團清淨。人雖眾多,道場不亂而有道氣。

再來講:持律的作用。

先束身。次攝心。

因為眾生有習性,容易放逸,所以需要束身,束身其實包含身、口,「束」是約束、檢束。

沒有戒律的約束,那就如同個世間人,時時隨著習氣在放逸、造業。

在家人也一樣,學了佛也要遵守佛門威儀、戒律。

假如沒有戒律的拘束,一般世俗放逸隨便的人,會破壞佛門的形象。

也因為佛門中不愁衣食,若任由這些帶習氣的俗人混進佛門來出家,佛門必衰敗。

出家佛弟子必是威儀規矩,做為世間人修行的模範。

必須有所要求,佛門、僧眾才不會被世間人所瞧不起,進而毀謗出家僧寶。

做到束身,其「次」還要「攝心」。「攝」是收斂的意思。

眾生的眼、 耳、鼻、舌、身、意隨時隨地都在攀緣著色、聲、香、 味、觸,法六塵。

假如聽任它妄動而不加以攝持,勢必至於發動身、口而造作罪惡。後果就將不堪設想了。

所以《楞嚴經》上教「都攝六根」,因為六識是由六根所引發的! 

優波離尊者持戒第一。尊者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使身得自在,由外而內,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一切通利,才達圓通境界。

得圓通。證道深。

「圓通」是圓滿通達。

佛性圓滿具足一切法,所以說圓滿。

透過持戒得圓通,進而證得甚深道果。

以下補充說明:

在《楞嚴經》中的二十五圓通部分,講到「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

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

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所以知道法法平等。

後面還說了: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唐道宣。精毗尼。

這段是講律宗在中國傳承的歷史。

小乘律在佛滅度一百年後,分成五部接眾。

而傳至中國的有四部。此四部當中曇無德部的《四分律》,俗稱《四分律》,特為「唐」朝的「道宣」律師所尊崇。

道宣律師不但持律謹嚴,並且對《四分律》的著述也很多。

「毗尼」,就是總指律藏所說的。

大小乘。咸總持。

因對於大乘律的《梵網戒本》,小乘律的《四分戒本》,學者不能會通,覺得二者之間有所不同。

「宣公以大乘律釋通小乘,立為圓宗戒體。」

宣公《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行事鈔》的第一篇說:「夫戒者以隨器為功,行者以領納為趣。」即此兩句足以表示,戒法本依大乘。

之所以有大、小乘之分者,在「隨」眾生的根「器」不同。

所以依「大乘無作戒體」開有小乘事相戒。

宋元照。繼其後。 著述多。善分剖。

「宋」朝的「元照」律師是一位精研律藏的律師,以下簡介生平:
元照律師,俗姓唐,字湛然,浙江余杭人,起初依止東藏慧鑒律師,專門學習戒律。

接著跟隨神悟處謙法師,學習天臺宗的教觀,處謙法師勉勵他以究竟明瞭《法華經》的義理為根本要務。

後來又依廣慈慧才法師受菩薩戒,受戒時戒光顯露,從此廣博地研究南山宗的律學。

元照律師平日執持錫杖帶著衣缽,乞食於市集之間。晚年主持靈芝寺三十年,其間傳戒度僧,達到六十次之多。一生一世堅定心意於往生極樂淨土,常常說:「生時宏傳戒律儀範,死歸于極樂安養我平生所得,只有此二法門而已。」

元照律師「繼」道宣律師之「後」,對四分律 的「著述」很「多」。

現在大正藏當中,收有《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

《資持記》能「剖」析《行事鈔》之玄微,所以說:「善分剖。」

元照律師先後主持靈芝寺三十年,所以《資持記》又通稱《靈芝資持記》。

既明律。須研教。辨權實。判大小。

佛弟子「既」已經明了戒「律」, 接著就必「須研」究經典中的「教」理。

因為若不是禪宗根器,無法頓悟或參禪,就要透過研讀經典學習佛法,否則無法明白佛法大意。

釋迦牟尼佛說法,有「權」、「實」、「大」乘、「小」乘的差異。

佛弟子一定要對教理清楚明白,然後才能分「辨」什麼經是權法?什麼經是實法?什麼經屬於大乘或小乘。

清楚明白以後,才能依佛所交代的「依四依法」而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