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11~(懺法、諸法)

懺法


以上佛教十宗,已簡要介紹完。


上十宗。已說完。懺悔法。更須探。


以上佛教的十宗已經介紹完,對於佛教除了知道修行的宗派外,還需要了解佛門的懺法,懺法就是懺悔的方法、儀式。


《起信因緣分疏》云:「禮懺滅罪被初機」。


但所謂的懺悔不是去參加法會而已,而是要做到「罪從心起將心懺」及「後不再造」,才是真懺悔。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
「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以下介紹佛門中較為人知的幾種懺法,及其發生的因緣。


慈悲懺。何人集。


這裡舉出兩種懺法。
第 一是《慈悲懺》,第二是《三昧水懺》。


《慈悲道場懺法》的完整名字是《慈悲梁皇寶懺》。

一般稱《金山御製梁皇寶懺》。

又稱為《慈悲道場懺法》,是寶誌禪師會同一些高僧,應梁武帝要求為超度其皇后郗氏所作,故俗稱《梁皇寶懺》。

懺文說「慈悲道場」四字,乃夢感彌勒菩薩而得。

簡稱為《慈悲懺》或《梁皇懺》。中國的懺法,以《梁皇懺》為最早。
另一個是《慈悲三昧水懺》。
那《梁皇懺》又是如何產生?後面會作說明。
「何人集」的?「集」是指編集或採集的意思。


誌公等。高僧十。


梁皇懺,是寶「誌」禪師「等」,「十」 大「高僧」採集佛經語,編纂而成的。寶誌禪師是梁朝初年的一等高僧,神異甚多。當時人都稱他為「誌公」。
 為什麼有這部梁皇懺呢?


梁武帝。心至誠。


梁武帝的故妻郗氏,生性非常妒嫉,武帝侍妾之類的女人,都受到她的虐待。


凡是妒嫉心重的人,瞋恨心更重。由於瞋恨之火燒心,所以郗氏於三十歲死後,墮落而為蟒蛇。
一天夜裡,武帝在花園中散步, 忽然看到一條大蟒蛇。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對蟒蛇喝斥:「朕的宮殿嚴警,不是你們蛇所生之地,看來你必定是妖孽。」這時候,蟒蛇說話了:「不要駭怕,我是你的皇后郗氏。因為生前妒嫉, 性情惡毒,所以死後墮落為蟒蛇身。我的身軀長大,不容易得到食物, 常受飢火的煎熬。加上周身有小蟲在啃蝕,苦痛不堪言。因皇上生前對我厚愛,今才敢現醜陋形貌,特來求皇上為我作功德,使我仰仗佛力而脫蛇身。」 蟒蛇說完就不見了。


武帝聽完了蟒蛇的話,就請問寶誌禪師懺悔的方法。誌公乃教武帝:「必須至誠禮佛懺悔方可洗滌罪業」。所以梁武帝請寶誌禪師搜尋佛經,摘錄佛的名號,並且依佛經來撰寫懺悔文,總共寫成十卷。然後武帝就依照懺本為皇后禮拜懺悔。


度故妻。脫蟒形。


做了懺法超度後,藉由諸佛聖號功德,及誠心懺悔的發心,使他的「故妻」,「脫」去「蠎」蛇的惡「形」。


當懺法修完以後,某一天,梁武帝在聞到宮室內一股濃郁異香。


奇怪,從那兒來的?梁武帝搜索的眼光,無意中掃向天空, 乃見一天人,容儀端麗,對武帝說:「我是蟒蛇之後身也。蒙皇上懺法的薦拔,既脫苦趣,又得生天,特來致謝!」
這就是梁皇寶懺的由來。


唐悟達。有夙業。


悟達國師,生於唐朝,四川湄洲人,俗姓陳,七歲出家,法名知玄,十四歲時即為皇帝、大臣、文武百官一萬人等講解《涅槃經》,人稱「陳菩薩」。
詩人李商隱曾經寫一首詩讚歎悟達國師:「十四沙彌解講經,似師年紀只攜瓶;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
悟達國師年少時有次出外參方,在長安京遇到了一位僧人。這位僧人得了一種「迦摩羅」的惡疾,全身生瘡,發出衝鼻難聞的穢氣,誰都厭惡和他來往,悟達國師住他隔壁,常常自動去照顧他,沒有一點厭惡的臉色。後來病僧的病好了,感激悟達國師,就對他說:「謝謝你的照顧,今後你如有難解之事,可以到四川彭州九隴山來找我。山上有兩棵大松樹為標誌,我叫迦諾迦。」
宿業部分後面會講到。


人面瘡。生於膝。


悟達國師因為德行高深,贏得唐懿宗的尊崇,在咸通十年(西元869年),懿宗皇帝親臨安國寺,求教佛法,賜給悟達國師講經寶座,座高二丈,以沉香為材料,用金絲鑲成龍鳳花紋,旁設磴道(階梯),並封其為悟達國師。國師一念驕慢心生起,於座上看見一珠飛入左膝蓋,結果就生出人面瘡來,有眉有眼,有口有齒,與人面一樣,以飲食餵他,瘡像人一樣開口啖食。名醫雖為悟達國師診治,但皆搖手稱無藥可醫。


遇神僧。為洗冤。


就在束手無策之時,突然記起當年在京都與那位病僧臨別所說的話,於是悟達國師前往西蜀入九隴山去尋找尊者。


一日,傍晚時分,忽然遙見在山腰之處兩松並立,高聳入雲,國師快步走去,只見廣闊的殿堂,金碧輝煌,尊者已站在寺門前,引國師入寺,國師頂禮尊者畢,敘述受人面瘡之苦。尊者告訴他明天在巖下用泉水洗濯,就能痊癒。


三昧水。澆即痊。


到了隔天清晨,尊者命一孩童帶路,領國師到巖下清泉之旁。


國師即將以水洗膝上的人面瘡時,不料人面瘡竟忽然出聲開口說:「不要洗!不要洗!你讀過西漢史書上袁盎與鼂錯的傳記嗎?」國師回答:「曾讀過」。人面瘡就說:「你既然讀過了,可知袁盎殺晁錯之事?往昔的袁盎就是你,而鼂錯是我。當時吳楚七國造反時,你在皇帝面前進讒言,導致我被腰斬於東市。這深仇大恨,我總想尋求機會報復,可是你十世為僧,認真修行,持戒十分精嚴,冥冥中有護法神在旁保護,使我無法近身報仇。如今由於你受皇上的恩寵,生出傲慢之心,使我有機可乘。今蒙迦諾迦尊者的慈悲,調解我們之間的仇怨,賜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脫,所以我們之間的夙冤也告終結,我不再找你麻煩了。」
國師聽完立即掬水洗瘡,瞬間痛入骨髓,暈厥在地不省人事,復甦後左腿已安然無恙。國師欲回寺禮謝尊者,但金碧輝煌的崇樓寶殿,已杳無蹤影。

作水懺。後世傳。


悟達國師因蒙迦諾迦尊者垂慈,為他解了多生宿冤,消除冤業病。


為報答此大恩德,於是在該處結廬,朝夕禮誦,所作的懺法就是現在佛門的《慈悲三昧水懺》。


如法行。利無邊。

如有冤業病,只要如法禮懺就可解除宿世冤業,所得利益是無量無邊的。



諸法


為學者。須知法。


「法」之一字,範圍甚廣,有「有為法,無為法」。


「有為法」 又叫做「世間法」,「無為法」又叫「出世間法」。


有為、無為,皆包含了許多法,所以題名為「諸法」。


所謂「法」,是軌持的意思。它的解釋 是「軌生物解,執持自體」。


因為有形、無形的法,都有它運作的軌則、方法。而眾生對境生心,生起種種不同的境界,給自己受用,故名為物解。


譬如水;魚兒看成宅窟,鬼道眾生看成火焰,或糞穢,人道看成水,天人看成琉璃七寶地,羅漢見之有生滅,緣覺為睹十二緣生,各隨其業力而見之有異。皆不了萬法唯心,其體本真,所以各生十界之異見,起三賢十聖的差別,若悟一心,實無一法可見可解。依循佛法能了達此者,名為見法,名為見性。


「為學者」是指修行佛法的學人。學佛的修行人 必「須知」道法性,從性而顯相,無心外法無所緣,無法外之心能緣法。


染與淨。善分別。


前面講過「法」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不同,而世間法是「染」汙的,出世間法是清「淨」的。這「染與淨」二法之間的距離,有天壤之別, 但不離一心所現,雖是一心所顯,不妨善巧揀擇。
學人們必須要「善」於「分別」,這就是妙觀察智起作用,而後自己和他人才知道捨與取的標準。


五 蘊


色受想。並行識。


「色」是質礙的意思。凡是有質體形象的事物,皆屬於色。


聲音雖不可以眼見,卻可以耳聞。這叫做不可見可對的色。
其餘香、味、觸,可以以此類推。
至於法塵,又名「法處所攝色」,有五種: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色、定果色。
這些名相,這裡不去解釋它,有興趣的人去佛學詞典裡就都查得到。


「受」是領納的意思。血肉之身與所附著的眼、耳、鼻、舌 對外境接觸時,
所有的感受名叫「受」。感受有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所以分析開來說,就有苦、樂、捨三受的各異。


「想」者,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也就是對 於外面的境界,有所想像,而後發之於身、口上的言語、行動。
「行」者,造作為義。就是前滅後生、此起彼落的雜亂妄 想。《百法明門論》中有五十一個心所,除受、想二心所有特殊性 而各列為一蘊外,其餘四十九個相應行、二十四個不相應行, 皆是行蘊所攝。宇宙人生,皆由這些雜亂妄想而構成,所以「行」 蘊之「行」以造作為義。
「識」者,了別為義。了別者,認識事理、判別是非的意 思。
   小乘佛教只講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這個不圓滿,名為不了義法。般若經中、唯識宗中講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而為八識,是為不生滅唯識教,名為了義法。


五蘊中的色蘊屬於物,受、想、行、識的四蘊屬於心。
「五蘊」的「蘊」,是集聚義或者蓋覆義,又名五陰。陰者, 賊害義。意思是說,因為不了萬法唯心,所以妄有五蘊虛妄積聚,因為這五蘊而有了這血肉身心 ,所以蓋覆了我們的真性,蓋覆了我們的法身慧命,使我們在 六道中生死輪轉,無有了期。


此五蘊。本空寂。


五蘊不外乎色、心二法。


然而「色」無所從來,所以色「空」;心無所從去,當體即空。
色、心二法,皆無來去生滅之相,所以說心 「寂」。
如《楞嚴經》所說五蘊本如來藏,非因非緣、非自然生,所以說「本空寂」,就是「全體即是如來藏性」的意思。
大乘所說「全妄即真」就是這個道理,關於五蘊的介紹,藏經中有《五蘊論》, 有《廣五蘊論》有興趣的自己去看。


六 根


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是為「六根」。
六根的作用是:眼能見色相,耳能聞聲音,鼻能嗅香臭,舌能嘗鹹淡,
身能覺觸冷暖、合離,意能知是非。
「根」有生發的能力,為「識」之所依,所以叫做「根」。


此六根。應須記。

根的體性有二種:一、浮塵根,二、淨色根。
「浮」是顯露於外。「塵」就是指質體而言。質體是指血與肉。
古人所謂眼如葡萄朵,耳如新捲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即指「浮塵根」這一名詞。
唯識指六根為「扶根五塵」。
扶是協助。五塵是指六根之質體。
所謂如葡萄朵之眼球,能協助眼根有發識之用。其餘可以類推。
淨色根就是指八識的見分。
謂六根皆以清淨四大為體性。清淨四大極細微而不可以肉眼見,唯天眼才能見。也就是「見分」。浮塵根在外,是表面的作用,能夠看得見。勝義根因為是見性(能見之性)。
眼睛看不見,有人講是所謂的神經。說勝義根是神經也不對,因為神經有末梢,把神經當作勝義根並不成立。

憨山大師講,勝義根就是無明殼,因為結成無明了,因此封固在那裡。經中說攝歸如來藏。


淨色根藉由因緣(所謂眼識九緣生等……)
扶根攀緣五塵,對外接觸,而升起了別的作用,而有所對的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出現。


「應須記」是說初學佛法的人,對於「一切作用都是佛性的功能,並無有心外之法」這些道理必「須」將它「記」住,這個非常重要。



六 塵


色聲香。味觸法。此六塵。亦須識。


「色、聲、香、味、觸」是有體的五塵,包括了宇宙萬有。 人類當然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法」是五識分別五塵已經過去的 影子,又名法處所攝色。
然而又為 什麼叫做「塵」呢?「塵」者,染汙義。眾生為了貪著六塵, 所以沉淪苦海而無由解脫。
也就是,湛然清淨心體為色聲所染 汙,乃貶斥而為六塵。「六塵」既有如是的大作 用,我們「也」必「須」有充分的認「識」。
  
十 二 處


前六根。與六塵。十二處。常相親。


「六根」、「六塵」合起來,就是「十二處」。

處是「方所」。 根在內而塵在外,就是方所。根塵相對,不得錯亂,也有方所 的意思。眼根直對色塵,耳根直對聲塵,鼻、舌、身、意,各 有所對,所以說:「常相親。」十二處又名十二入,因為六根攀 攬六塵。根與塵二者之間互相涉入,所以叫十二入。

十 八 界


根塵接。有六識。十八界。從此立。
由於六「根」與六「塵」兩相「接」觸,而生起「六識」 來,如眼根對色塵而生眼識,耳根對聲塵而生耳識,鼻、舌、 身、意四根對著香、味、觸、法四塵而生起鼻、舌、身、意的 四識來。因而六根、六塵加上六識,而成「十八界」。所以說: 「十八界,從此立。」十八界是根、塵、識的總和。界者,界 限。如根在內,塵在外,識則在二者之中間。同時,眼不能聞 聲,耳不能見色,也是界限的意思。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實際上只是色、心二法。釋迦世 尊,為了眾生的根機不同,所以對迷心、不迷色的人說五蘊,


名為開心合色;對迷色、不迷心的人,則開色合心而說十二處; 對色心俱迷的人,則色心俱開而說十八界。所以五蘊之色為 「色」,合受、想、行、識之四蘊而為心。開五蘊之色為眼、 耳、鼻、舌、身之五根,色、聲、香、味、觸之五塵,合五蘊 中之受、想、行、識為意根與法塵而為十二處;再開十二處中 之意根為六識,則為十八界。所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 諸法,不出色、心二法。色、心二法實為有情、無情之本源。


轉八識成四智


末那識。為第七。阿賴耶。第八識。


八種識。為心王。 轉成智。性發光。
識有八個。前六識已在前面講過,然有必須補充的是,前 五識─眼、耳、鼻、舌、身─依淨色根,所謂五識同依淨色根,第六意識依於心根。心根就是第七末那識,「末那」 者譯成中文,叫「意」。第七識名叫「意」。第七末那識唯一的功用,就是執我。「執我」的意思就是執著有「我」的存在。由於末那識的執我,才起惑造業,因業受報。經上說:「法身流轉於五道,名曰眾生。」


 「阿賴耶,第八識」者,八個識中的「第八識」,名叫「阿賴耶」。「阿賴耶」譯成國語,名「含藏識」。藏讀ㄘㄤˊ,包容 的意思。因為阿賴耶包含了三種要義,所以叫含藏識。那三種 呢?所謂能藏、所藏、我愛執藏。
要弄明白了三藏的名稱,需要費不少功夫呢!我們身、口、 意三方面的動作,不落於善,必落於惡的兩途。當善、惡的動 作既已成辦,那就構成業因,或者叫做業種。《瑜伽師地論》五十二卷解釋「什麼是種子」,謂「非析諸行,別有實物,名為種子。」不是離開現前的行為而別有種子;又說「亦非餘處。然即諸行、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為種子」。就是在造作的當下就是種子,「亦名為果。當知此中、果與種子、不相雜亂」也可以叫做果。為什麼呢?「若望過去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來諸行;即此名種子」。如果以過去的行為來看,現在就是果,若是對於未來來說,現在造作的就變成未來的因。「是故當知種子與果、不相雜亂。」就好像穀麥等物,對於其所有芽莖葉等種子、對這些東西磨搗分析,「求異種子,了不可得;亦非餘處。」要離開芽莖葉別尋種子了不可得,而此種子就在其中,不在餘處。

善、惡業既已成種, 就收藏到第八阿賴耶識裡去了。因此,第八阿賴耶識能收藏業種 而又為業種之所藏處,所以叫能藏,同時又叫所藏。我愛執藏 呢?我,就是人我執。眾生貪著於我,所以叫我愛。第八阿賴 耶識為第七末那識內執以為我。行菩薩道的菩薩到了第七地菩 薩的時候,人我執斷去,我愛執藏的功用也就隨時消失。八識 規矩頌上說:「受熏持種根身器。」「持種」的兩個字,就是指 能藏而言。《八識規矩頌》上又說:「不動地前才捨藏。」「不動地」是八地, 「不動地前」當然是七地。捨藏者,捨去我愛執藏位也。
「八種識,為心王」者:由眼識至阿賴耶識,共計有「八 種識」。「種」者,種類。八個識的體用個個不同。「王」者,自在義,主宰義。這八個識有同等的價值,都能自在、主宰,所 以同稱為王,同時也是對心所而言。心所者,心王家所有也。 《百法明門論》上有五十一個心所,分為六位。一、遍行五,二、 別境五,三、善十一,四、根本煩惱六,五、隨煩惱二十,六、 不定四。八個識所擁有的心所,數目不盡相同。據八識規矩頌 上所說,前五識各具三十四個,第六意識具五十一個,第七末 那識具十八個,第八阿賴耶識僅具遍行五個。
還有,第八識名心,第七識名意,前六識名識。所以有時 八個都名心,有時八個都名識。因此,《釋教三字經》上說:「八種識,為心王。」
《釋教三字經》上又說「轉成智,性發光」者:由於不了一切法唯心,所以生出許許多多雜亂妄想,逐境攀緣,造善 造惡,隨業受報,生生死死無有了期。

這都是捨本逐末而招致 的後果。那麼,本又是個什麼?本,就是人人本具的真如性體。 
真者,不虛妄;如者,不變異。意思是說,我們雖然久遠劫以 來流浪生死,我們的真如性體並沒有轉變。真如佛性如真金一 樣。隨你用多強的火力來鎔化它,金體絕對不會轉變的。我們 如果隨流打混,那就無話可說;若要捨妄歸真,就得用觀照功 夫,息滅妄心。妄心就是八識。虛妄的識心息滅了,真如自性 自然會透露。但歸根結底八識的當下就是清淨的真如佛性妙用,不假修成,所以說染汙不得。


大圓鏡。平等性。妙觀察。成所作。

此四智。一心圓。八識轉。體用全。

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第七末那識轉成「平 等性」智,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前五識轉成「成所 作」智。「此四智,一心圓」者:「智」,雖然有四,實際上在「一」 真如「心」中「圓」滿具足。

「體用全」者:如理是「體」,四智是「用」。依體起用, 以用照體,體用互攝,所以叫「體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