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釋教三字經(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3



開顯圓。法華會。

這是五時說教中的第五時:法華、涅槃時。

「法華」是《妙法蓮華經》的簡稱。就是佛門中有名的「成佛的法華」。

《法華經》有三種譯本:
第一、西晉惠帝時,竺法護尊者的譯本,名《正法華經》有十卷。

第二、後秦弘治年間,龜茲(ㄑㄧㄡ ㄘˊ)沙門鳩摩羅什譯者,七卷。

第三、隋朝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譯者,是八卷,經名也是《妙法蓮華經》。

「會」是 集會 的意思。「法華時」 跟「法華會」是同一個意思。

所謂「開顯圓」

《法華經》的內容是開權顯實,或開三顯一、權是「權巧」;實是「真實」。三乘是權,一乘是實。一乘就是佛乘。 

釋迦牟尼佛出世本來是欲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唯有成佛,眾生才能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而《法華經》就是令眾生成佛的經。

然而若以一般次第法修學,成佛又豈是那麼容易!必須要經過長時期的 勤苦修行,甚至對於自己的 頭、目、腦、髓,都無所吝惜。這對一般心量狹小、目光短淺的凡夫而言,對菩薩只有驚歎佩服的份了!

《法華經》方便品 上,釋迦牟尼佛自己嘆息說: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又曰:「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讀過《法華經》中這幾句經文,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因為眾生的愚鈍,不得已才將一乘的成佛之道,遵循過去諸佛教化眾生的方法,將一乘法分別為方便三乘的佛法。

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也就是「於一乘道,分別說三」。這裡要看清楚,三乘其中並沒有人天乘。

世尊說《法華經》的時候已經七十幾歲了。

聲聞弟子們,經過了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 那許多佛法的熏習,根機已經成熟,所以在法華會上,佛明白地告訴弟子們,過去說的三乘佛法,只是權巧方便虛設的。

現在是時候應該告訴大家一乘成佛之道了。因此,《法華經》是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的教法。

「開顯圓」的「圓」是圓滿具足的意思。

一乘成佛之教,是因圓果滿的意思,所以叫「圓」。

接著:

學無學。得授記。

的第一個「學」指:有學聲聞。

前面講過,聲聞人修行的過程,之前有講過:三資糧加上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的七賢位。

小乘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的四聖位。阿羅漢又稱為「無學」。

在未能證到第四果阿漢果的前三位聖人,都是屬於有學聲聞的位置。

 聲聞人,既證到四果阿羅漢,就叫做「無學」,接著「得授記」:「記」是記別。

釋迦牟尼佛,對於有學、無學等,根機已經成熟的聲聞弟子,分別地授與成佛之「記」。

「記」就是將他們成佛的劫數、國名、佛名、壽命……等等,一一地說出來。

接著文上又說:

涅槃經。最後說。

《涅槃經》是法華會之後、釋迦牟尼佛臨要入涅槃之前所說的,所以說是「最後說。」

顯真常。扶戒律。

《涅槃經》的內容,是「顯真常」佛性,「扶」持「戒律」,振興戒律,以奠定佛法久遠而不衰的基礎。

「涅槃」譯成中文,叫做「圓寂」。

因為應該「證」的真理已經證到了,就叫做 「圓」;應該斷的惑障斷盡了,叫做寂。斷惑證真,就叫做「涅槃」。 現在專指佛。

現在說菩薩、阿羅漢離開世間叫涅槃,是不太恰當的。

還有,當聲聞、緣覺修至惑業斷盡,生死已了,但還有身體及命之際,叫有餘依涅槃。

直到「灰身泯智」入滅盡定以後,叫無餘依涅槃。
「涅槃」的完整梵名,叫 「摩訶般涅槃那」,翻譯成:「大圓寂入」。

順成中文的說法,就叫做「入大圓寂」。

 修持至 斷惑的「惑」,前面只是指「人我執」,後面則兼「我、法二執」。

 所以唯有圓頓教的佛果,才能稱為「入大圓寂」。

 《涅槃經》有大、小乘的不同:

小乘的《涅槃經》是:

西晉白法祖譯的《佛般泥洹經》二卷,內容是說「化身佛之釋迦牟尼佛於拘尸那城入般涅槃前所說之法。

這是化身佛八相成道的最後一相。

至於唐若那跋陀羅所譯的《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那是說,化身佛涅槃以後,天人哀痛,火葬佛身的經過,印度八大國王分舍利的事。

大乘佛法的《涅槃經》:
有南本、北本兩本:
第一、北涼 曇無讖 譯的大般涅槃經,四十卷,這是所謂的「北本」;

第二、南朝劉宋的時候 有慧嚴法師 著, 因為「宋齊梁陳」的宋朝開國皇帝是劉裕,所以稱劉宋,因位在南方,所以稱為南本。

因為四十卷的《涅槃經》,文言雖然不差,而「品數疎簡,初學難以措懷」。

意思是說,「因為太過於簡要,初學的人無法學習、深入」,所以慧嚴法師、謝靈運居士等人,參考東晉法顯法師翻譯的《佛說大般泥洹經》,開十三品而為二十五品,縮四十卷而為三十六卷。

在大正藏裡,《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下,記載有:「宋 慧嚴法師等依《泥洹經》加之。」

至於 「扶律」、「談常」,想要知道究竟的話,請去看四十卷的涅槃經 ,其中「聖行品」和「師子吼菩薩品」,就會知道了。

以上講的是釋迦世尊 先後五個時期說教的簡單內容,至這裡已經大略介紹。

以下的文,是五時說教的結語和評析。

文上說:

五時教。如是說。

這二句是五時說教的結語。

「如是說」是講: 世尊五十年的教法先後次序,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那樣。 

亦融通。亦分別。

這二句是對五時說教的評析。

後面講「亦融通」,「融」是 融會, 「通」是 貫通。

意思是說:五時說教,雖然有淺深、先後的不同,假如能夠融會而貫通的話,那就在這五教當中隨一一各教,皆遍於五時當中,比如說:一切時中說「融通無盡法」,這都稱作「華嚴教」。

若是說 「聲聞法」,都是屬「阿含教」;乃至說 「會三歸一」之法,都屬於「法華教」。其餘就依此類推。

「亦分別」的「別」是 別而言之,就是說:

佛初成道,在三七二十一天中演大華嚴,次於十二年中說阿含教,後面有八年的時間說方等經,

再來有二十二年說《般若經》,最後八年說《法華經》,臨涅槃前,一日一夜說《涅槃經》。

以上三十二句合起來,是八相成道中的轉法輪相。

也是世尊五十年說法度生的經過。

文上又說:

化道圓。歸真際。

釋迦牟尼佛為了圓滿度化眾生的宿願,因為尚有有緣的眾生未得度,所以再來人間應化。

世尊不是為了富貴榮華而來,因此他在十九歲時,就捨棄了太子地位和將來要繼承的崇高國王地位,而偷跑去出了家。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滅。 

由釋迦牟尼佛 成道至入滅,這五十年中,講經說法三百多次。所應度的眾生,皆已得度,這就是「化道圓」。

化道既然已經圓滿,於是就在 拘尸那城 寂然而再「歸真際」,也就是指入涅槃。

雙樹間。吉祥逝。

世尊入滅的地方,四方各有娑羅樹,所以說一「雙」,所以又稱「雙林」,一般都會說:在「雙樹林間」。

世尊是以右脇而臥的姿勢而入滅的,右脇而臥,又稱作「吉祥臥」。 

吉祥逝的「逝」是「去而不復返」。

然而這些都是就人世間的幻見而言。

世尊的入滅,有如太陽的西沉。太陽哪裡有出沒?只是隱顯而已!

所以諸佛的十種通號中有「善逝」這一號,其中就含有這個道理在內。 

以上是八相成道中的涅槃相。

毗後。分舍利。

「闍毗」也就是「荼毗」。是火葬的意思。

印度的習俗,人死了,有土葬、水葬、野葬、火葬的不同。

佛陀為後人作模範,交代要火葬。

世尊滅度以後,弟子們裹以白氈,加上名貴的香木、香油,以金棺入殮。

但是世間的火不能燃燒,佛陀就自發聖火,才能將遺體火化。

最後遺留下焚燒不盡的「舍利」,竟有八斛四斗之多,一斛等於十斗。

再來說明「分舍利」。

「舍利」譯成中國又叫做「骨身或靈骨」。是由戒、定、慧熏修而成,堅固而不可毀壞,因而又名「堅固子」。

有: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兩種。「全身」是整個身體歷久而不壞,「碎身」是火化以後,遺留下來一粒一粒像珍珠似的東西。

碎身舍利有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及赤色肉舍利的不同。

據《金光明經》的〈捨身品〉說:「是舍利者,乃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熏。」

又曰:「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

所謂「福田」,是天下後世信佛弟子種福之田。

世尊火化以後,留下來甚多的舍利,以便天下後世的弟子們供養種福,結果引起了八個大國的國王,因爭取舍利,幾乎動武打仗。

據經上說, 印度幾個大國家的國王、民眾聽到,釋迦如來在拘尸那城的雙樹林間入般涅槃,各個調兵遣將,分別駐紮在拘尸那城的附近,準備爭取舍利,並且派遣使臣,通知主管火葬事務的人。

迦毗羅衛國的使臣說:「釋迦如來出生在我們國家,舍利應該歸我國供養,不然的話,我國有派兵來……」。

拘尸那國的使臣說:「釋迦如來入滅於我國,舍利應歸我國供養,不然的話,我國也有派兵在此……」。

像這樣各有各的爭取理由,並且都不惜生命打算兵戎相見。

看來這一場戰爭幾乎是如箭在弦上,大有一觸即發的可能。

幸虧有一位婆羅門是信佛的弟子,年高有德,眾望所歸,自告奮勇地出來排解紛爭。

他說:大家都是受佛教化的,怎麼能為此事而爭吵?

何況佛陀也曾去過天上、龍宮,不能因為他們不講話,就忘記他們,而且佛陀的舍利很多。所以應該將佛陀的舍利平均分配,也就是:天上、龍宮、八國的國王,各得一份,各個回去,建塔供養,這樣最圓滿了。」

各國都同意了,於是這一場風波才告平息。

阿育王。變古制。

「阿育王」的「阿育」譯成中文是「無憂」的意思。

 阿育王出生在佛陀滅度以後一百年左右。

阿育王即位之初,本來是非常殘暴的人。他造人間地獄, 荼毒人民,因此國人都稱呼他為惡王。他的都城是華氏城。

後來有一位少年比丘,名叫子海,遊行托缽到華氏城。因為不認識路, 誤入到地獄門裡去了。 

阿育王早已有下命令,凡是到地獄裡去的人,必須置之死地。

子海比丘自然不能例外,但子海比丘要求獄官,准許他一個月時間用功,但他只得到獄官允許的七日時間,讓他修持佛法。


碎寶末。造浮圖。 

子海比丘親眼見到人在一時之間,立時粉身碎骨,感到人生的無常、苦、空。所以在七日中精進修持,證得了阿羅漢果。
當假期滿了以後,獄官將他置之於大鍋子之中燒,可是燒盡了燃料,煮他不死。

獄官慌了,跑去跟阿育王講。阿育王一聽,也驚奇得不得了, 趕快來到地獄之中視察。

子海比丘就湧身虛空,現大神變,使阿育王佩服得五體投地。比丘因而為王宣說佛法大意,並告訴阿育王:
「大王!你是先佛所記,應當散發舍利,遍閻浮提,建造寶塔,以為眾生植福的場所。」

阿育王接受了比丘的教誨,馬上將地獄毀了,並且皈依三寶,發願盡這一生護持佛法。

阿育王就由一位暴君轉成為佛教的大功臣,佛教就因他而傳布到南洋。以上是阿育王的簡介。

役鬼神。遍閻浮。

所謂「變古制」者,阿育王將世尊滅度以後,人間八國所分得的舍利,都取出來, 碎七「寶」為「末」,加上種種的裝飾,造成八萬四千座小的寶塔,一塔安一粒佛陀的舍利。同時,役使「鬼神」,普「遍」分散到南「閻浮」提各個國家去,建塔 供養。這就是「變古制」的「變」。

據說,中國曾經分配到十九個塔,而浙江寧波阿育王寺的舍利,因時代變遷,現在只有阿育王寺依然存在。

至於「遍閻浮」的「閻浮」,是南閻浮提的簡稱。

佛經上有所謂「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南贍部洲 。

舍利塔的「塔」 印度話叫塔波,是高顯的意思。

稱寶塔是因為:

第一、古時人造塔,多用七寶裝飾。 像緬甸的大金塔,它的質料,大部分是黃金。中國歷史上 的北魏有位胡太后,篤信佛教,曾經以二十萬兩黃金,造七層 寶塔。

第二、佛陀或三乘聖賢們的舍利,都是多生多劫,勤修 戒、定、慧熏修而成,絕對不是人世間的珍珠、寶石可以 比擬,故稱為寶。
塔為珍藏舍利的處所,可以使後人供養禮拜而生福生慧。 

優填王。始造像。

以下講最早有佛像的開始因緣:

「優填王」是拘睒(ㄕㄢˇ)彌國的國王。優填王造像的原因是:

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生了世尊以後,才七天,就往生忉利天。

佛在成道以後,就上昇忉利天,為母親說法,度脫母親,成了初果須陀洹聖人,並且在忉利天宮結夏安居九十天。

因為佛在天上住久了,優填王常常去請問舍利弗和阿難,佛去哪裡?但都得不到答覆。

後來經目連尊者以天眼觀察,知道世尊在忉利天宮為母說法,並且安居,短時間內不會回到人間來。而優填王思念佛卻與日俱增。

巧的是有一位智臣獻計,可以僱用 精於雕刻藝術的人,採旃檀香木為材料,雕刻世尊的形像,一樣地可以朝夕瞻禮。

優填王大喜,因而懇請目連尊者,運用他的神足,攜帶巧匠們去忉利天宮,瞻仰世尊的尊容。經過三次往返,才雕刻成功。

這就是「優填王,始造像」。

令後人。修供養。

是說:
世尊在忉利天宮安居期滿,回到人間,見到了旃檀像,對歡迎的大眾說:

「我滅度之後,有人供養、禮拜此像的話,一樣地生福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