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釋教三字經(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2

釋迦佛生


證者誰。釋迦尊。


「證者誰」其實即是一切眾生。所以說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後面就開始說法。


第二段的文字可以分作兩節。 


第一節中指出證悟的人。前面曾經說過,「悟則聖」。悟過什麼?那便是親證真如性體。
那麼,有誰曾經證悟過?可不可以舉出來,作一證明呢?所以經文上說「證者誰。釋迦尊。」


這就是最好的證據:證得的是誰?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世尊。
在無量劫以前,他就修圓滿了菩薩行,而親證真如性體,成就了萬德莊嚴的佛果。
「釋迦」翻作中文叫能仁;「牟尼」翻作中文叫寂默。能仁是「即體之用」,就是常講的「同體大悲」,寂默是「即用之體」,體用不二。南閻浮提這裡的眾生心垢非常汙濁,人的壽命極短,他還願意來這裡示現成佛,所以知道佛的悲心有多重。在障礙這麼多、這惡劣的環境,他都還來這裡救度眾生,確實是不捨一人。所以當遇到佛法,要生感恩的心。


大悲願。示誕生。


這是佛門常說 釋迦世尊的「八相成道」。
什麼是八相?


一、從兜率天下 , 二、入胎  , 三、出胎, 四、出家,五、降魔, 六、成正覺,七、轉法輪,八、般涅槃。


諸佛的示現成佛,皆要循著這成規而出現於世。
「大悲願,示誕生」這兩句,上句是 說「大悲願」是釋迦世尊誕生的原因,下句是八相成道中第一、二、三的 三個相。
那麼,釋尊的誕生是因為「大悲願」這三個字, 真是一語道破。
因為釋迦世尊在 塵點劫 前早已成佛,並 為「大悲心」所驅使,哀愍眾生的愚迷、無智,沉淪苦海而無由自拔,所以才發「願」到人間來。於無生而示現 有生,以大悲心宣說佛法,度一切眾生,同登彼岸。
因此,示誕生的一句,包括了從兜率天下、入胎、出胎的三相。
釋尊的一切動作,皆是為了我們眾生。要報答佛恩,這是大家時刻不應該忘懷的。
這裡講「誕生」的一句包括了「從兜率天下、住胎、出胎 」的三相。
過去諸佛在因位上修的六度萬行,修到圓滿時,都是住在 欲界 第四兜率天 的內院,等待因緣時節,而後下降人間。
這就是第一、從兜率天下。


「兜率」是梵語,譯成中文是「知足」。當菩薩在兜率內院的時候, 他的地位是一生補處菩薩,又名護明菩薩。
護明菩薩乘六牙白象王,離了天宮降生於摩耶夫人腹中,「摩耶」翻作中文叫大幻,也代表了大願智幻法門。其實賢劫千佛都是從摩耶夫人胎裡而生,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
 這是為第二、入胎相。


摩耶夫人懷了聖胎,月分滿足時,遵循印度的俗例,是應該回 到娘家去生產。
這時候,在中國是春、夏之交;而在印度是雨季快要開始的時候。摩耶夫人在回到娘家前,經過道路旁邊一座花園,名 「藍毗尼園」,園中有一株既高且大的木本花,名「無憂花樹」,太子就在這時從右脇而降生了!
太子生下來,就有許多不思議的瑞相:
第一、太子生下來,就能四方各行七步,而且有寶花乘足。
第二、他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第三、天空中有天人散 花、奏樂、九龍吐水,為太子浴身。
這就是第三、出胎相。


因為有這許多祥瑞,所以回到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宮以後,淨飯大王為太子取了一個乳名,叫「悉達多」,譯成中文叫「頓吉」,取吉祥瑞相頓然顯現的意思。

再來是第四、出家這一相。


處王宮。求出離。


淨飯王剛生了這個兒子,他的歡喜可想而知。太子出生沒有幾天,淨飯王為了明白太子的前途,於是請來了一位善於占卜、名叫阿私陀的仙人,解決這個疑問。
阿私陀仙人鬚髮皓白,手執拐杖,進宮來,抱著太子,很仔細地看。但是等仙人放下太子,忽然淚流滿面地哭起來了,使得淨飯王很為驚愕。
仙人向淨飯王說:「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長大了,應該作轉輪聖王, 不然的話,就是出家、成佛。
據我的估計,太子是出家、成佛 的成分多。可惜我年紀已老,來不及親聞大法,所以這麼悲傷。」
淨飯王從此心上就像有塊石頭,而無法放下,因為兒子作轉輪王,這是他最歡喜的。萬一出了家, 豈不是王位無人紹繼?淨飯王眼見悉達太子一天天長大了,讀書,習藝之外,為太子增加娛樂的設施。
十七歲時為太子選鄰國的美女「耶輸陀羅」為妃。
但是太子對於這些高貴的享受,尤其是前後、左右寸步不離的妙齡女人,絲毫沒有貪著的心情。 
這真把淨飯王傷透了腦筋。到太子十九歲,淨飯大王再也關他不住了。
因為太子要求去城外遊玩,淨飯王馬上勒令臣工,清除街道,凡太子所必經的道路,都把它莊飾得堂皇、嚴淨,斷絕一般平民行人。
但太子出城遊玩時,偏偏在 東門逢上了駝腰曲背的老人,南門 ─遇上呻吟待死、骨瘦如柴的病夫。
西門─逢到死屍。
太子問了他的侍者,知道了這「老、病、死」苦,凡是血肉之軀的人類,沒有一個人能倖免的。
太子對此人生 因此深深地感到厭離。這時就在北門─見到了身披袈裟的沙門。沙門一手持著錫杖,一手托著缽,徐步安詳,目不斜視。
太子勒馬,和沙門交談了一會兒, 知道,沙門就是出家人。出家修行,能脫離老、病、死苦。
太子本來就是乘著願力,為度眾生而來。藉遊玩時的所見所聞,激發他的願心、悲心發願出家斷煩惱出生死。
這就是講「處王宮,求出離」。


夜踰城。人不知。


於是半夜喊起馬夫車匿,牽來一向所乘的白馬,悄悄地開了宮門、城門,而跑到深山裡去了。


入雪山。修苦行。


這是講出家以後的事。
上次講到悉達多太子夜半出城而去。走到雪山中。
當太子出城時,王宮裡的侍者一睡到天亮,等發覺太子走了。宮內、宮外,免不了一陣大亂與搜索。
等到車匿(王子的車夫)牽著白馬,垂頭喪氣,回宮來,才知道太子的去處。
淨飯王就派了憍陳如等五個人去侍衛王子。太子用身上所配金刀,割去鬚髮,換成獵人的鹿皮衣,向著山的深處走去。
憍陳如等五個人,只好遠遠地跟隨。
這是八相成道中的第四、出家相。


 釋迦牟尼佛應世時,正是印度百家爭鳴、文化鼎盛的時候, 其中尤以婆羅門教歷史最久。
婆羅門教徒,在深山裡修苦行或者習定的很多。太子很想向那些修行的前輩討教。
所以出家的生活一開始,就分別參訪「鬱頭藍弗」等一班老人,探求他們所用的工夫, 一方面也學習他們的苦行,一日只食麻麥。
後來覺得這些都不究竟,於是就放棄。
這就是三字經上的「修苦行」。


六年間。習寂定。


是說:
悉達多太子不願意學習外道法,所以自己在雪山中結跏趺坐,修習「非非想」等 世間禪定。
這前後花了六年的時間,在苦行林中修的,終究覺得不徹底。


後面文才又說:


從定起。出山來。


於是太子放棄了不徹底的修法,離開苦行林,走到尼連河,洗了一個澡。
但太子此時已羸瘦不堪,不是河邊樹神的救援,幾乎出不了尼連河。就在離開尼連河不遠處,太子倒臥地上,因為實在走不動了。
幸虧遇到了一位牧羊女人,供養太子乳糜,太子才稍稍恢復氣力。


坐樹下。心鏡開。


於是太子打起精神,下定了決心,選擇了古佛成佛的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於金剛座上,發大誓願說:「我若不成佛,絕不起於此座。」就用金剛喻定的工夫,斷去了煩惱障及所知障二障,終究圓滿成佛。
這就是文上說的「坐樹下。心鏡開。」


接下來 文中說:


天龍喜。魔膽落。


這是前面所說的「八相成道」中的第五、降魔,及 第六、成正覺二相。
所謂「天龍喜」的天龍指的是:天、龍、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 等 的八部神眾,這些是護持佛法的護法神,見到太子修行,都生大歡喜。


六欲天中的他化自在天是魔王「波旬」所居住的地方。魔王波旬怕太子修行成佛 脫離三界 而減少了他的魔眷屬,就用眾生的弱點:恐懼、好色欲……等等,想破壞王子的修行!
所以魔變幻作獅子、虎、狼、毒蛇、猛獸,又幻作些奇形怪狀的惡神、惡鬼來一再地恐嚇太子,要使其恐懼而生退心,太子如如不動,只是閉目觀心,將一切幻境 置之不理。
最後魔又派了些美麗的魔女,故意不穿衣服,在太子前現出許多吸引人的姿態。 太子仍是一概不搭理。
魔王波旬計窮力盡,無法可施,只好敗退。
所以經文 上說:「魔膽落。」


下一句:


睹明星。成正覺。


太子以 寂定力摒退了魔王的威脅與誘惑後,加緊用功。當等到天快亮,晨光微露,東方現出魚肚白時,太子仰頭觀天,當看到天上寥落的晨星,忽然大悟。此時 徹悟了實相,緣生性空的正理,也悟到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說了一句:「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接著講到八相成道中的第七相、轉法輪相。轉法輪相 含攝了世尊 五十年講經說法的範圍。
這五十年的說法,分成了五個時期。


這五個時期是:
一、華嚴時。
二、阿含時。
三、方等時。
四、般若時。
五、法華時。


先大略介紹這五時,再進入正文:
一、 華嚴時
第一時說法是華嚴時。猶如太陽剛出時,只照高山,就像我們所說的須彌山。這是佛初成道三七日,為大菩薩講說的大法,說《大方廣佛華嚴經》,轉根本無上法輪,度大菩薩。
《華嚴經》是佛的稱性極談,小乘根基的人接受不了。所以,教下的大菩薩把第一時說法比喻為生的牛奶。
生的牛奶大人能吃,小孩不能吃。因為小孩的消化能力弱,喝了生牛奶要拉肚子。
雖然牛奶是寶貴的東西,能滋養人的生命,猶如佛說的法能滋養我們的慧命,但小根性人接受不了,就如小孩喝生牛奶要拉肚子一樣。
所以佛看到小根性人不能接受大乘法,由是因緣,佛在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為小根性人說小乘《阿含經》,這就是
二、 阿含時
 第二時說法是阿含時。這個時候,像太陽可以照射到比較低的山了。
這時候佛講說四諦法(也就是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無明 緣 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等教理, 用來度聲聞乘、緣覺乘人。
「阿含」就是中國人所說的「無比」,是「無可比擬」的意思,就是說世間上的一切法再寶貝也比不上佛法。
因為世上任何寶貝只能暫用一時,都是虛幻不實的。而佛法是無上之寶。
眾生聽到、受持後,照它修行,就能超出生死輪迴,所以佛法是無上的大寶貝。
教下菩薩 把這時期的法比喻做「酪」,把小孩不能吃的生牛奶製成乳酪,小孩就能吃了,吃下去不會拉肚子。
三、 方等時
第三時說法是方等時。「方」就是方便、方正、廣大,「等」就是平等、均等、等持。
意思是說:佛說法並不是真實有法給人,而是看眾生有什麼病,就開什麼藥。正是應病與藥而已,是方便手法。
所以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皆平等,無有高下。
這是佛繼阿含時 後,於八年當中,引小乘入大乘,為大乘初門菩薩講《維摩詰經》等。這時猶如太陽照到高原了,就像陽光照到較高的青康藏高原一樣。
這時說法就比之前的酪 更進一步,由酪成為酥了。
但這時的酥是「生酥」,味道還不太好。接下來這一時就很重要了!也是大家熟知的
四、 般若時
第四時說法是般若時。
「般若」是梵文,是古印度語。它的意思很豐富,基本上中國沒有能包含「般若」所含廣義的詞語來取代它,所以列於「尊重不翻」的範圍。
直接用音譯。字是中國字,音是梵音。
中國在翻譯經文的時候,玄奘法師訂有五種不翻之規定,因翻譯後也無法明白本意,所以就音譯。


這裡簡單說一下是哪五種不翻:
(一)秘密不翻。如:「陀羅尼」,也就是咒語。就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一切法都包括了,含攝無量無邊的意義。所以,一切咒語都不翻。


(二)多義不翻。如《藥師經》的文中有「薄伽梵」,因薄伽梵有六種義,通常就曉得薄伽梵是指佛,代表佛名。


(三)此方所無不翻。就是我們這裡沒有這個詞。如「閻浮提」、「迦陵頻伽」。迦陵頻伽就是《阿彌陀經》裡所講的一種鳥,它的叫聲非常好聽。


(四)順古不翻。已經延用已久,成了習慣語。


(五)尊重不翻。表示 無上莊重的意思,如:「阿羅漢」、「菩提」……等,都是出於尊重而不翻譯。


因為「佛性」是無形無相、無法表達、不可名狀的,不能用 名詞來表達、無法用形相來形容。
所以般若時的說教 用二權一實,即兩種權巧、一種實法。「權」就是 善巧方便。
兩種權巧:
一種是隨著眾生的根基而說義理;一種是要把佛的智慧本懷善巧地、暢所欲言地宣抒出來,就是用眾生容易理解的東西來比喻不易理解的東西,而善巧方便地說教。
「實」就是真實說法,說真實佛法,說一乘法,直指我們的佛性、真如實相、諸法空理。
華嚴時屬實法,法華涅槃時屬實法。
阿含時、方等時屬權法。
般若時是權實並用,所以般若時說法有 承前啟後 的作用。又因為般若為佛法之心髓、成佛之指南,因此佛在一代時教 的五時說法中,都沒有離開般若,故般若法 既通前又通後。
這個時候猶如太陽高升,廣照平原大地。  教下 比喻為「熟酥」,就是這「酥」由生轉熟了,味道更好了,這是對大菩薩說的。
接下來是
五、 法華涅槃時
第五時說法是法華涅槃時。這個時候佛的法運將要圓滿,就像日落西山,佛將要圓寂涅槃了。
教下比喻作是「醍醐」。醍醐上味,是奶味中最好最好的。
為什麼比作是醍醐上味呢?因為佛在最後八年中,說《妙法蓮華經》等法,純實無權,不講權法,唯有一乘法。
佛在法華會上,為說「諸法實相」之理,會三乘歸一佛乘。不管在會的人根性如何,不問他們能否接受,稱性極談,暢宣本懷,說真實佛法。
當下就有五千小根人退席了。
法華勝會之後,佛在拘尸那城 娑羅雙樹間,於一晝夜說《大般涅槃經》後,就涅槃圓寂了。


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分三期:
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
若是在這世間,有人說法、有人修行、有人證果,三種都具足就叫正法。如果只有教、有行,沒有證果,那就叫像法。若只有教,沒有人要修行,也沒有人證果,那就是末法;若連「教」都沒有,則叫滅法。
這就是世尊的五時說法。


接下來,
第一時,華嚴時。文上說:


啟大教。說華嚴。


世尊出現世間,唯一的目標,是為了度眾生成佛。
 所以法華經上說:「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欲令眾生 開、示、悟、入 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
因此,人天乘和聲聞、緣覺的小乘佛教,皆是不得已應機而說的方便之談。 是所謂的「隨他意語」。「意」是意思。
《華嚴經》是成佛的教法。尊稱華嚴宗為「一乘圓頓」 ,是「隨自意語」,是世尊將自己所證的圓融不可思議境界,直暢本懷,和盤托出。
在會的聽眾,都是些圓頓大根 的眾生,也就是十住位 以上,已分證法身真理的菩薩。
因此,文上說它是「啟大教,說華嚴」。
《華嚴經》的名字叫《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世尊成佛後,於三七日中演說的一乘圓頓根本法輪。
說經的處所,天上、人間, 共有七處。在這七個地方,集會了九次,所以才說「七處九會,演大華嚴」。
佛滅度後,經文殊師利等諸大菩薩結集,後收藏在龍宮。 
在佛滅度後,七、八百年後,有龍樹菩薩出世,他讀遍了五印度所有的典籍,想另立教門,自為教主。
經菩薩的指示,叫他前往龍宮深造,因為龍宮裡收藏了更深、更多的寶典。龍樹菩薩進入龍宮,讀熟了十萬偈的下本華嚴。
他出了龍宮後背出來,於是人世間始有華嚴這一部經。
在東晉的時候有一位沙門,叫支法領,親往印度求得三萬六千偈。
由印度高僧 佛陀跋陀羅 譯成六十卷、三十四品,但只有 七處八會。
大周武則天雖然是一位女皇帝,但深信佛法,知道 六十華嚴的處會不全,因而遣人訪求。使者在于闐國得到四萬 五千偈的華嚴梵本,又請得高僧實叉難陀一同來到中國,在東都大遍空寺,譯成八十卷、三十九品、七處九會。到這時,華嚴經才算較為完整。
唐朝德宗皇帝貞元年間,南印度烏荼國王,因德宗的生辰,手書華嚴梵本,以充貢品。德宗詔請印度三藏般若法師,譯成 四十卷。
對晉經、唐經而言,是為新經。然而這只是前二經最後一品的「入法界品」。


塵剎海。現寶蓮。


是講:
釋迦牟尼是化身佛,以娑婆世界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他的教化區。
華嚴經是融十身十佛,而以報身佛的毗盧遮那為代表而說的。
報身佛是以華嚴莊嚴世界海為一教化區。
華嚴宗著述裡面有一本薄薄的書,叫法界安立圖。
安立圖上面將一個佛剎微塵數的世界,縮作一 個小圓圈。最下層是一個小圓圈,第二層是兩個,最上一層是 二十個。
這二百一十個圓圈代表了二百一十個佛剎微塵數世界,為一世界種。
最下一層一個世界,名叫最勝光遍照,有一個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
最上一層,名叫妙寶燄世界,有二十個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統計一個世界種,有 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
統計一個世界種,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廣大世界, 皆以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單位。
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包括了一百億個須彌山、一百億個四大部洲、一百億對日月。
而且太虛空中尚有不可數計的世界種。這些無量無數的世界種,同在 種種光明蕊香幢大蓮華 之上。
因此,文上說:「塵剎海。現寶蓮。」 
當然這個不可思議的廣大境界,唯有親證法身真理的菩薩們才能見到。


文上說:


愍凡愚。不能聽。


這幾句可算是阿含時的前奏。


「愍」是憐愍;「凡」是指一般普通人而言。「愚」是愚法二乘。「愚」是障蔽的意思。
「二乘」是指聲聞、緣覺,又稱為小乘。
小乘人雖然已能斷除「人我執」,但「法我執」依然存在。
華嚴是一乘圓頓的大教, 普通的凡夫固然無分。連還被「法我執」所「障蔽」的二乘,也「不能聽到」。
所以華嚴經第六十卷上說:「如是皆是 普賢菩薩 智眼境界,不與一切二乘所共。
以是因緣,諸大聲聞弟子都不能見、不能知、不能聞、不能入、不能得……,是故雖在逝多林中,不見 如來諸大神變。」世尊因為「憐愍」凡夫、二乘人們,對於一乘大教
不能接受,所以才


隱尊特。顯劣應。


「尊特」是指報身佛而言,尊貴而特別的意思。


華嚴經第四十八卷 的 如來十身相海品中普賢菩薩說:
「如來有九十七種大人相。每一相中又包含若干相,所以稱為相海。」


相海品的末尾,普賢菩薩作結語說:
「佛子!毗盧遮那如來有如是等十華藏世界海 微塵數大人相,一一身分,眾寶妙相,以為莊嚴。」

照這樣說,「尊特」兩個字,還尚不足以形容。
而「顯劣應」,是說如來為了「應」二乘的根機,所以「隱藏」起「尊特」的報身, 而只顯現劣應身的化身佛。


化身佛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妙好。


然而化身佛和報身佛,以相好來比較,報身佛是勝應身,化身佛是劣應身。


《法華經》上拿「脫珍著敝」的譬喻,就是:脫下原來珍貴的衣裳,穿上較差的衣服。來形容「隱尊特,顯劣應」的殊勝方便,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下文又說:


說阿含。第二時。


這段是講世尊第二時的說法。


世尊成道以後的初七日中,處自受用 寂滅法樂。這時候,有位商人名叫「提謂」,他監督率領五百乘(輛)車,運載了很多的商品,從菩提樹旁不遠的地方經過。


菩提樹神唱言:「悉達多太子、淨飯王聖裔,得道來七日,無人來獻供!」悉達多太子就是世尊,淨飯王是悉達多太子的父親。聖裔是指神聖的後代。世尊成道七天,還沒人來供養!


提謂聽了,有機會可以供佛,心生歡喜,馬上用麨和蜜,到菩提樹下,親自供養。


世尊為提謂說法,並且傳授他三皈,教導大乘佛法。


世尊接受了提謂的供養以後。


想到:「自己應當說法利益眾生」。但是誰有這因緣 聽最初的說法呢?


要知道,要能聽聞佛法,要有福報,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


世尊想到鬱頭藍弗和學仙。他們兩人雖然是外道,卻對於貪、瞋、癡三毒比較淡薄,然而他們已在佛成道七日之中,先後去世了。


繼而又想到:「自己剛出家之時,父王差遣了憍陳如為首的五個人,來侍候。他們五個人始終沒有離開。何況憍陳如尚有『如果成佛,當先得度』的宿願,波羅奈國的鹿野苑,是過去諸佛說法的處所。憍陳如 等五個人恰好又都住在那兒。」
於是,世尊就前往鹿野苑,準備為那五個人說法。
這時候就有所謂的佛、法、僧三寶的出現。


在《涅槃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佛初成道後,度生因緣成熟,但因當時有在修行的只有外道,所以只好方便講小乘法以破外道見,以攝入佛門。


所以當時的世尊,是為接引外道而說諸《阿含經》。目的是在令其入大乘法中。


這在《法華經》、《涅槃經》中都有說到。


四諦法。接小機。


世尊此時所說的,就是俗稱的小乘,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前一次講到佛說法,第二時,是講四諦法,接引小根機的眾生。今天講


證四果。出生滅。


這裡是介紹小乘聖者修行斷證的位次,我們是修學大乘,大家聽聽就好。小乘修行人是修學:
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住,三、總相念住 (這三個是資糧位),其中二跟三就是常聽說的「小乘四念處」,「別」是個別觀察,「總」是總體觀察。


四、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 (這是所謂的四加行)。


在世第一法以後,是修四諦十六心,斷三界八十八品 見惑 而證 初果須陀洹(是 小乘聲聞初果);進而斷欲界前六品思惑,證二果斯陀含;再斷欲界後三品思惑,證三果阿那含。最後斷上二界(也就是色界、無色界)七十二 品思惑, 斷盡三界見思惑而證四果阿羅漢。


既證得四果以後,就具足三明、六通、十八神變,永遠脫離生死的困擾,而獲得小乘的涅槃寂滅的快樂。


前面所說的「所作已辦」,就是該斷的煩惱都斷了,該證的果位證了;「不受後有」就是不再來三界之內,受生死。
「後有」,就是生死的別名。


文中的「證四果,出生滅」,就是指這些,但並不是最究竟的,因為沒有證得諸法無生的境界。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說的阿含時,到這裡已經講完。


現在許多人要學佛,以為要先學小乘,再來學大乘,殊不知,世尊之所以講小乘法只是為要破外道見,在世尊當時有九十六種外道,他的弟子多數是從外道轉來學佛,因此佛以小乘法破除他們之前的錯誤知見,今人直接學大乘佛法即可,不必繞遠路去先學小乘法。


現在講第三時:也就是「方等時」。


文上說:


演方等。破法執。


「演」是演說。不用「說」這個字,而用「演」這個字,是因為「演」有 分布 的意思。


就是源源本本、有條不紊 地將該說的事理 分別演說出來。


「方等」這個名詞,在 賢首宗 又叫做「方廣」。「方」是 並談(並在一起談論) 的意思,「等」是三根普被。


四教分為:藏、通、別、 圓四教。


「方等」是部類名稱。這裡面包括了很多很多的經論,如: 《維摩詰經》、《勝鬘夫人師子吼經》 等。
是接引小乘人進入大乘佛法的橋梁,所以天臺宗稱之為「通教」(藏通別圓四教中的通)。
像《維摩詰經》的宗旨,就是抨彈偏見、喝斥小乘,讚歎大乘褒揚圓乘 。


《維摩詰經》中就是喝斥小乘,是彈偏:彈斥偏空。
斥小乘的經文中,喝斥二乘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其中舍利弗,天花著身; 迦葉尊者,也責備自己,「於佛法中無所復益」。


接著是


破法執:


小乘人對於五蘊構成的血肉之身,執以為「我」,把身外的事物當為「我所」,是為人我執。


法我執是對於五蘊(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六根、六塵)、十八界(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世間許許多多的「法」,在二乘人的心目中,認為實有,使他們心煩意亂。
因此,小乘人就有「觀三界如牢獄、 視生死如冤家」的心態、永遠不能化解的觀念,這就是「法我執」。


因為有這樣的基本認知,所以就加緊修行如上面所說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等等的觀照工夫,進而證得小乘聖果。在他們份上自己以為滿足了,殊不知,人我執雖然斷去,但法我執依然存在。


以大乘佛教來看,小乘只是自了漢,並不究竟。
釋迦牟尼佛在「方等部」裡的經教,多半是針對二乘人的毛病而說,重點是要鼓勵他們再進步,不要停滯於法華經所說的化城。


所以說:「演方等,破法執。」


文上說:

第四時。談般若。

「般若」譯成中文,叫智慧。但依 譯經 的五不翻 原則「尊重不翻」所以仍稱「般若」。

菩薩所修的六度波羅密,是 布施(又叫做:檀那)、持戒(又叫:尸羅)、忍辱(梵語:羼提)、精進(梵語:毗黎耶)、禪定(又稱為:禪那)、智慧(般若)。

般若有三類:
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

實相是諸佛、眾生同具的性體。

只是眾生為無明所障覆,所以要用第二個 觀照般若 的功夫, 直對心性而起覺照。

眾生沉迷於五欲六塵生死中,由何而知有實相,而能起觀照呢?

這就說要到第三個「文字般若」了,就是透過文字學習領悟到般若妙慧、空性之理。

另一解釋是就是在藏經中大家所能看到的,有《大品般若經》、《放光般若經》、《光讚般若經》、《道行般若經》、《小品般若經》、《勝天王問般若經》、《文殊問般若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八部般若經。這些都是般若部的經典。

《大般若經》有六百卷,是佛教經典中,卷冊最多的一部,是唐三藏玄奘法師在長安郊外玉華宮所譯的。

假如將般若的範圍放廣來說,則 經、律、論三藏,無一不是文字般若。

就般若經中理論的淺深,又有所謂「共般若」、「不共般若」。

「共般若」是和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等三乘人共說的。

「不共般若」是唯對圓頓大根的菩薩而說的。

但是賢首國師在《華嚴經探玄記》 上引《大智度論》說: 「智論以大品等為共教,則指華嚴為不共教,以華嚴不與二乘共也。」

因為華嚴會上,二乘修行人雖在座, 卻是:「有耳不聞圓頓教,有眼不見舍那身」,「圓頓教」是指一乘。「舍那身」是指:盧舍那佛。

意思是說:小乘人的境界根本達不到華嚴會上的程度。所以雖然在會上,但他們如聾若啞。

二乘轉。教菩薩。

「二乘轉」的「二乘」是指 聲聞、緣覺。

「轉」有兩重的講法:

第一個轉的意思是「說」。

釋迦牟尼佛善於運用權巧方便來提拔弟子,有時候善言誘導,有時候又用喝斥的方法。

佛講般若的時期中,為了提高二乘弟子的程度,令須菩提等四大聲聞弟子,陞座宣說般若,迫使他們不得不自求進步。

如《大般若經》第四百零六卷上說:

「爾時佛告尊者善現(就是須菩提尊者):
『汝以辯才,應為菩薩摩訶薩眾,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令於般若波羅蜜多皆得成辦。』」 

這是要須菩提尊者為菩薩說般若法。要聲聞弟子說菩薩法,這是老師幫助弟子進步!

轉的第二個意思是「迴轉」。 

小乘法不究竟,現在令聲聞人轉學習菩薩法,所以說: 「二乘轉。」

般若如大猛火,接觸到就燒起來。 般若如清冷的水,可以洗滌去除塵垢。 這是實相般若的作用。

因為二乘人的「人我執」雖然已斷,但是「法我執」依然存在;權教的菩薩,雖然能發菩提心,修行六度,但是仍然不能「無相」。

所以釋迦牟尼佛不但自說般若,洗除 聲聞及菩薩弟子剩餘的執著,並且教聲聞弟子自己說般若法,迫使他們,直下承當自性中本具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實相般若。

這是佛說般若以及教聲聞自說般若的深意。

下文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