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去杖湯(參考用)~超有效

倪海厦芍药甘草附子汤治手脚冰冷 (转贴)


台湾计量:炮附子 五钱,白芍 一两,炙甘草 一两

大陆计量:炮附子18.75g,白芍37.5g,炙甘草37.5g。

如果本来就有胸闷心痛,或者吃了这个药有心悸,或心律不齐,就不要吃了。


'倪师曾告诫,胸闷心痛不用白芍'这就是中医所谓的寒症,双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如果它

是热的,就表示人体内没有瘀血块,

如果是冷冰的双脚,就表示身体里面因为寒冷而在制造瘀血块,就如冰箱冷冻库一样的在不

断的制造冰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是寒造成身体内产生瘀血块,而会生里寒的原因就是心脏

太弱,也就是心阳不足,

所以在经方中有一汤剂名叫芍药甘草附子汤,又名去杖汤,

所有酸味的药主收敛,故白芍酸收,能将所有静脉血液导流回

身体内,同方中使用炙甘草可以温和小肠与强心阳,最后加入炮附子的目的,就是采用炮附

子的热性,使体内与双足的温度上升,在附子这壮热的药物之下所有瘀血块自然由于高温就

像冰块遇到高温一样而融解了,全方不见任何活血化瘀之药,但是效果却是一剂知而二剂

已,不但清除动脉血管瘀血阻塞,同时又使人体不再制造血块,因此是预防与治疗同时进行.


中医认为肺法象天幕,主寒,心脏因为每天搏动次数超过十万次以上,所以很热,因此我们定义心

为火,由于肺在心脏上方,所以金可制火,肺之寒可以将热气向下导入小肠中,是故小肠跟心脏之

间就产生了有相同的温度相同的速度与相同的压力,所以内经云:心移热于小肠.当小肠受到来

自心脏的火后,有了热,于是就有能力开始消化食物,并且让周边的脏腑如膀胱之水气化,使精华

之热气再进入肝脏来协助肝脏清理里面的毒素(水生木),使大肠里的水气化进入肺脏,生成唾液

滋润口舌,才好咀嚼食物,让肾脏里的水气化后再上升到脑部滋润脑组织,因此肾主脑,所以我们

练习气功时都是吸气要引入关元(道家谓丹田穴),而脐下三寸之关元穴就是小肠之募穴,所以中

医定义小肠与心是相表里的,其源自此,


由于我们大量的吸入空气,这时人体利用大气压力使得真气向下到小肠,小肠主[吸]与[收],一般

中西医了解到的只是[吸],就只是吸取食物的营养,却忽略了[收]的定义,这里所谓的收就是小肠

能够将下体静脉的血液回收回身体,举例说明,如中药里的白芍性酸,主收敛,所以经方中的芍药

甘草汤,由简单两味药组成,利用白芍的酸收之性,

註道德經序~憨山大師


  予少喜讀老莊。苦不解義。惟所領會處。想見其精神命脉。故略得離言之旨。及
搜諸家註釋。則多以己意為文。
若與之角。則義愈晦。及熟翫莊語。則於老恍有得焉。
因謂註乃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也。
以老文簡古而旨幽玄。則莊實為之註疏。
苟能懸解。則思過半矣。
空山禪暇。細玩沈思。
言有會心。即託之筆。必得義遺言。因言以見義。
或經旬而得一語。或經年而得一章。
始於東海。以至南粤。
自壬辰以至丙午。周十五年乃能卒業。是知古人立言之不易也。
以文太簡。故不厭貫通。要非枝也。嘗謂儒宗堯舜。以名為教。故宗於仁義。老宗軒黃。道重無為。如云失道德而後仁義。此立言之本也。故莊之誹薄。殊非大言。以超俗之論則駭俗。故為放而不收也
當仲尼問禮。則嘆為猶龍。聖不自聖。豈無謂哉。
故老以無用為大用。苟以之經世。則化理治平。如指諸掌。尤以無為為宗極。性命為真修。即遠世遺榮。殆非矯矯。
苟得其要。則真妄之途。雲泥自別。所謂真以治身。緒餘以為天下國家。信非誣矣。
或曰。子之禪。貴忘言。乃曉曉於世諦。何所取大耶。
予曰。不然。鴉鳴鵲噪。咸自
天機。蟻聚蜂遊。都歸神理。是則何語非禪。何法非道。況釋智忘懷之談。詎非入禪初地乎。且禪以我蔽。故破我以達禪。老則先登矣。若夫玩世蜉蝣。尤當以此為樂土矣。
註成。
始刻於嶺南。重刻於五雲。南岳。與金陵。今則再刻於吳門。以尚之者眾
。故施不厭普矣。

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釋教三字經(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5

大法東來

接著是講「 大法東來」

「大法」是指佛法。
佛法超越世間的一切法,所以說是「 大」。
佛法的發源在印度,印度在中國之西。佛法從西方的印度流傳到中國,所以說:「大法東來」。

文上說:

漢明帝。夢金人。

「東漢永平七年,某天夜裡,漢明帝做了個「夢」。

他在夢中看到一位「金」色的巨「人」,頭後罩了一圈圓光,飛行而來,停在大殿。就驚醒了。
漢明帝不知這個夢是吉還是凶, 早朝以後,馬上將夜裡的夢境告訴群臣,他問:這是怎麼回事?

當時有位姓傅名毅的太史,出班啟奏明帝,說:「臣曾經讀過一本書,名叫《周書異記》。 那本書裡說,周昭王的時候,天空裡有五色祥光入貫太微。

當時的太史官 蘇由啟奏昭王:「西方有大聖人出,所以有此祥瑞。一千年以後,他的教法當傳流此土。」
昭王將蘇由的話,刻到石頭上去,留待後日的徵驗。
今皇上所夢,想必就是這件事。 

求聖教。遣蔡愔。

明帝聽完了以後,於是乎「遣」派中郎將「蔡愔」等十八個人,去西域,訪求佛法。

經文中的「聖教」,是指佛教。

因為佛是聖中聖,所以他所說的教法稱為「聖教」。

漢明帝派遣使臣去西域求法,其結果如何呢?

騰蘭來。經像至。

蔡愔等十八個人走到了月氏(ㄖㄡˋㄓ)國,剛好碰上了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牽著白馬,馱著「經像」,正向東方走「來」。

於是,蔡愔就代致皇帝殷勤求法的誠心,而邀請兩位高僧,一同回到洛陽。

初譯經。四十二。

兩位高僧來到了洛陽。被安排在招待外國貴賓的鴻臚寺,就像現在的外交部。所以寺原本是政府招待外賓機構,也是出家人居住地方稱為「寺」的由來。

住久了,兩位高僧對於漢語、 漢文也通了,於是就開始了「初」次的翻譯而「譯」出「四十二章經」。

這是中國最早翻譯的經典出現。

內容就是四十二大段,每段皆有「佛言」,內容多半是教誡比丘僧,側重個人的修學及對法的正確知見。

多年來,佛教界將《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三部合為「佛遺教三經」,是佛弟子必讀的經典。

以下講佛教初到中國後所發生的事情:

道教徒。興惡念。請焚經。為試驗。

這裡「道教徒」是指儒、釋、道三教中的道教。

真正道教的源流,實源於道家。

常聽的三教九流,漢書中講「九流」是:
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者流。

道家的徒眾,最初只是為人治病或禳解不祥,後來演變為「方士」。

方士又多以長生不死的邪說惑亂皇帝,像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上過他們的當。這一禍害,一直影響到明朝滅亡,方才終止。 

世俗相傳,多以老子為道教的始祖,因為他曾著《道德經》五千言。

《道德經》中有很多地方討論到「道」。道家與道教是有所差異的,但現在自稱道教者其實是以民間信仰居多,且並未依《道德經》而修持。

老子所說的「道」,事實上沒有佛經上說得徹底,而祖師以佛經義理解釋《四書》、《道德經》……等書,並非他們的典籍義理與佛教相同,而是被迫於時代背景,為避免佛教被滅的無奈之舉。時至今日已無這些問題,當釐清真相,還佛教本來面目!

在歷史上,道教排擠佛教可算是歷歷可數。

據《佛祖統紀》上說,道士們看到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取代了他們崇高的地位,就極為生氣。

於是上表,請求漢明帝,允許他們與西天來的沙門比一比道術的高低。

這就是「惡念」。

道經燬。佛經全。光熾盛。耀人天。

漢明帝批准了道士們的請求。於是在洛陽的南門城外,築起三個土壇,左邊安置道教的經像,右邊安置佛教的經像,當中壇上放著香花供品。道士們首先作法,念咒灑水。

及至舉火,道教的經像,卻燒成灰燼。

佛教的經像得到火反而光明照天,一字無損。

道士的領頭「費叔才」當場氣憤而死,其餘的道士,都慚愧得無地自容。

這時西來的兩位高僧,因為他們都是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聖人,於是踴身虛空,顯出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或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的神通來了,漢明帝和文武百官親眼看到這不可思議的境界,真是驚歎又歡喜。

除勒令道士們剃髮、出家外,並且在城內、城外建築了很多寺院,以安置發心出家的僧尼。

西來的兩位高僧踴身虛空的時候,並且唱出兩首偈語。 

那偈語是:

「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嵩嶽榮。
法雲垂世界,法雨潤群萌,顯通希有事,處處化群生。」

另在《資治通鑑》中也有記載:

「齊王還鄴,以佛、道二教不同,欲去其一。集二家學者論難於前,遂敕道士,皆剃髮為沙門。有不從者,殺四人,乃奉命。於是齊境皆無道士。」

齊王是指高洋,歷史上稱為北齊文宣帝。

高洋篡東魏,改國號曰齊。他想在佛教與道教中,去除其一,所以讓兩邊辯論,通鑑上的文字,在「論難於前」的一句之下,如果加上「道士敗」三個字就更清楚了。

《佛祖統紀》上說,道士「陸修靜」,因為梁武帝摒棄道教,於是乎北走入魏。

等到文宣作皇帝時,又信佛教。

陸修靜因妒忌而憤恨,上書請文宣帝允許他們和沙門鬥法。

文宣帝答應了。於是集二家學者於寶殿上。

陸修靜運用咒術,使僧人的衣缽飛起,寶殿的樑柱皆一時震動。

文宣帝看看當時封為昭玄上統的國師「曇延法師」說:

「佛門難道沒有人嗎?」

上統舉高僧「曇顯法師」出來應付。

曇顯法師對道士們說:「你們在賣弄小玩意兒。我這有一領僧稠禪師的袈裟,放在地上。你們試著動動看!」

陸道士再念咒,衣卻絲毫不動。 曇顯法師自己將衣取起來,安置到屋樑上,梁柱頓時也不動了。

陸道士眼見不可以邪法勝,又想運用口辯來取巧。

於是對沙門們說:「你們佛教標榜為內教,但是內即是小啊!」

曇顯法師說:「天子居於九重之內,能說天子小於百官嗎?」

陸道士沒法還擊,失敗了。

文宣帝乃下詔書說,得神仙的道士們,可以上三爵臺,高飛遠舉,各聽自便;如其不能,可一一剃髮為僧。

因有四道士們還想抗命,因此被殺,道士們這才服從。

北齊境內的道士從此絕跡了。

像中國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的法難,有三次都與道教徒有關係。

其實道教的經典、齋醮(祭祀儀式),多數是源自於佛教的。

在家佛教徒多數只知道求福求壽、消災免難,只求感應,對佛教的興衰不是很在意。

在漢、魏之間的僧尼只是剃髮、改裝而已,實際是不能稱為僧寶。

取得僧寶的資格,必須有受戒,而中國僧尼的受戒始於曹魏,嘉平二年,中天竺三藏「曇摩迦羅法師」來到洛陽,
譯出「僧祇律本」,立大僧 羯磨受戒,而朱士行乃是受比丘戒的第一人。

劉宋文帝時 ,「求那跋摩尊者」來到了中國,在南林寺立戒壇,才請足十師,為僧尼受戒。
中國立壇、受戒,是從這時候開始。

善男女。皆信。

這是說經過出家法師與道士鬥法,佛教獲得勝利後的現象。

因為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當場顯現神變,當時在場的善男信女都親眼所見,所以對佛教生出信心。

求出家。期現證。

所以紛紛要求出家,希望此生道業能有所成就。

建十寺。安僧尼。 三寶備。始於茲。

因為攝摩騰、竺法護兩位高僧攜來的佛像是佛寶,

所翻譯的四十二章經是法寶。兩位高僧和當時出家的僧尼,都是僧寶。

從這時候開始,中國的三寶就完備了。

所謂「三寶」
一般分為自性三寶,住持三寶兩種。

「覺、正、淨」是自性三寶。

「佛、法、僧」叫住持三寶,又稱常住三寶。

因為僧尼多了,就應當給予妥善的安置,所以漢明帝在城內、城外修建了十間大寺,供養這些僧尼,讓他們能安心地修持。


註:
據歷史上說,漢明帝的時候,因僧、道鬥法,佛教獲勝而要求出家的,有司空劉峻等二百六十人、京師士庶凡三百九十人、後宮陰夫人、王婕妤並綵女等一百九十人。

明帝因而敕建十個寺院,城外七寺安僧,城內三寺安尼。

這都是歷史上的事實,不可不知道



釋教三字經(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4





結集三藏

以下講述

結集三藏經典的由來。

三藏是指經藏、律藏、論藏。

「結集」就是結合多人於一處,搜集世尊所說過的經論和所制的戒律,記錄下來,以便傳流。

文上說:

大迦葉。命阿難。結集經。石窟間。

「大迦葉」尊者,是世尊弟子中年紀最大的一位。

「阿難」是世尊的堂弟,隨佛出家、當侍者有二十年之久。

當世尊入滅以後,大迦葉尊者就想:

要得佛法久住,必得要結集三藏,使佛教永遠流傳,眾生的慧命,方有所繫。於是乎登須彌山頂,擊大楗槌,召集已經「斷惑證真」的阿羅漢,滿五百人結集三藏。

結集的地方在摩羯陀國的耆闍崛山的畢波羅窟。

並且請阿闍世王作大檀越,每日送足夠的飲食。

當所有參與結集經典的阿羅漢們都齊集,到了畢波羅窟以後,大迦葉尊者命阿那律尊者,用他的天眼,觀察這些阿羅漢們,當中有沒有未能斷盡煩惱的。

阿那律觀察過後,報告大迦葉說:「唯有『阿難』結使未盡」。

大迦葉跟阿難說:「阿難,你且請出去!這裡都是離欲真淨的阿羅漢,你還不夠資格參加。」

阿難尊者很傷心,滿懷羞慚地離座而去。

 阿難去到樹林間,徹夜地打坐、精進用功,後來果然證阿羅漢果。得以參與結集經典。

大眾公推阿難陞座,朗誦出如來在世時所說之經,由大眾證明無誤,隨即加以記錄。這就是所謂「結集經,石窟間」。

修多羅。是經藏。

「修多羅」中文叫契經。「契」是契合。

「經」 原本是指「線」。又稱契經。

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 眾生可度之機,所以叫契經。

「經」包含:貫、攝、常、法。具足這四義的才能稱經。
「貫」是說經典的文字有條理,義理從頭到尾能夠貫穿。
「攝」是說讀了佛經之後,重複看也不厭,因為經典能夠攝受人心。

「常」是說佛經的義理不隨時間、空間而有所變異。它都是正確無誤的,可以利益眾生的。

「法」是說無論在什麼時代、環境,任何眾生依照這法則修行,必然能成就。具足這四意的,就稱為「經」。

簡單地說,線有貫穿的功能,佛法的義趣貫穿古今,所以叫經。

佛經是不能隨意變動的。倘若輕率地變動,義理就會錯亂了!

佛經裡包含了六道輪迴的真相、實相義理以及斷惑證真的方法,正是欲成菩提者的指路標。集合多數的「經」,便成為「藏」。

而這許多的經都是佛說的,也是經由阿難尊者背誦出而結集的。

毗奈耶。是律藏。

毗奈耶譯成中文是律藏,律的意思就是「法」,法又可當條理講。

佛制的戒律是教我們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我們可以依賴它作行持的準繩。

學佛的人都必須遵守戒法律儀,如此則佛法興隆,而眾生能有所依止;反之,不依律而行則佛法衰敗、消滅。

阿毗曇,是論藏。

「阿毗曇」譯成中文是「無比法」, 是論藏的總名。

「論」有抉擇性相、教導學徒的作用,是智慧及修證的作品。

世尊親自說的論則散在眾經中。以論為名的,大都是世尊座下大弟子或世尊滅度以後大阿羅漢與菩薩們所造的。

世間書籍不能和它比擬。世間的論文是出自眾生的妄想、推論或假設的結果,而佛門所說之論是字字珍貴,是真修實證,與俗書全然不同,二者更是不可相比!

現在佛教中有人剽竊祖師所說的開示及著作,再自己東拼西湊而成的文章也加上「論」,大家千萬別上當!

要看佛門的「論」必須是菩薩或祖師所著。

「藏」有含藏的意思,又經、律、論都稱為藏,經、律、論 裡面,分別詮釋戒、定、慧三無漏學。

佛弟子遵行三無漏學的道理去修行,可以了生脫死而證得無漏的聖果。 

經藏是阿難結集的,而其餘的二藏據《佛祖統紀》上說:「阿難誦出經藏,迦葉誦出論藏,優波離誦出律藏。」 

此三藏是小乘佛教的三藏。

《佛祖統紀》引《大智度論》說: 「大迦葉與阿難在香山撰集三藏為聲聞藏」,大乘佛教的三藏是:「文殊菩薩與阿難尊者集摩訶衍經為菩薩藏。」

摩訶衍經就是大乘經。
至於離開經藏而別行的「論」,也是佛陀滅度以後的事。

文上又說:

正法隆。外道喪。

「正法」是指純正的佛法,是佛「如其量、如其理」而說,不涉及絲毫的迷信,且能指引眾生,悟自本心,識自本性。

佛教正法昌「隆」,自然邪不勝正。

但若是沒有指出什麼是外道,對初學佛者而言還是會走錯路。
龍樹菩薩云:「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
在大智度論上又講,穢土難行道原因有: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這些事情,處處可見。
如今佛教尤以「外道相善,亂菩薩法」最嚴重。

以下簡單說明何謂「外道」?

外道大致有二類:

一種是指「心外求法」的外道,認為心外「有物、有法」的其他宗教或觀念。

一種是指「附佛外道」,是已經在佛門中的,或是利用佛教的種種手段吸引想學佛的人。一般使用的方法有,告訴你:世間法是佛法的基礎、學佛要先學儒、做善事就是修行、學佛就是孝順……等等,這些都會令真正要學佛的人背離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佛法。

能揀別出外道,方能遠離邪師。自然而然外道「喪」失信眾的崇拜及信仰,從而歸於消滅。佛教才真正法運昌「隆」。

文上又說:

藏分三。部十二。

「藏分三」就是指經、律、論三藏。

「部十二」 的「部」是「類」的意思。

三藏裡就其文體或內涵的不同,分為十二部類,或者又叫做「十二分教」。

以下簡單說明:

一、長行:經論中凡是隨其義理之長短,不限字數的文字。
二、重頌:為了使長行中的文字易於誦持,再用偈頌來重說一遍。 
三、授記:如來為諸大菩薩、聲聞,授成佛之記。
四、孤起:不與長行相應的偈頌。
五、無問自說:如來有他心智,觀察眾生應以何法可度脫,不待請問而自說。
六、因緣:這裡的因緣相當於故事。如來為諸弟子說過去生的歷史。
七、譬喻:是如來藉譬喻為弟子演說甚深的義理。諸如「喻心」 如海、如空之類。
八、本事:說諸菩薩弟子們因地所修的行業。 
九、本生:如來說佛菩薩過去生的事跡。
十、方廣:經的內容廣大,三根普被,九界咸收,所以叫方廣。
十一、未曾有: 如來每每現大神變,眾生從來未曾見過。
十二、論議:問答辯論諸法的性相,這就是三藏中佛說的論藏。

以上十二部經或十二分教,大致作如是解。 

遇有緣。作佛事。

是說:如來以平等大悲普度眾生,而眾生受化的因緣,則千差萬別。

如果因緣不具足,即使佛陀在他的面前,他也不聞不見。

佛滅度以後,因為有三藏十二分教流布世間。

「遇」 到「有緣」的眾生,就可以「作」如來度生的「事」業。 

外面講的「作佛事」都是在做超度鬼的事,跟原本的意思大相徑庭。










釋教三字經(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3



開顯圓。法華會。

這是五時說教中的第五時:法華、涅槃時。

「法華」是《妙法蓮華經》的簡稱。就是佛門中有名的「成佛的法華」。

《法華經》有三種譯本:
第一、西晉惠帝時,竺法護尊者的譯本,名《正法華經》有十卷。

第二、後秦弘治年間,龜茲(ㄑㄧㄡ ㄘˊ)沙門鳩摩羅什譯者,七卷。

第三、隋朝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譯者,是八卷,經名也是《妙法蓮華經》。

「會」是 集會 的意思。「法華時」 跟「法華會」是同一個意思。

所謂「開顯圓」

《法華經》的內容是開權顯實,或開三顯一、權是「權巧」;實是「真實」。三乘是權,一乘是實。一乘就是佛乘。 

釋迦牟尼佛出世本來是欲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唯有成佛,眾生才能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而《法華經》就是令眾生成佛的經。

然而若以一般次第法修學,成佛又豈是那麼容易!必須要經過長時期的 勤苦修行,甚至對於自己的 頭、目、腦、髓,都無所吝惜。這對一般心量狹小、目光短淺的凡夫而言,對菩薩只有驚歎佩服的份了!

《法華經》方便品 上,釋迦牟尼佛自己嘆息說: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又曰:「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讀過《法華經》中這幾句經文,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因為眾生的愚鈍,不得已才將一乘的成佛之道,遵循過去諸佛教化眾生的方法,將一乘法分別為方便三乘的佛法。

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也就是「於一乘道,分別說三」。這裡要看清楚,三乘其中並沒有人天乘。

世尊說《法華經》的時候已經七十幾歲了。

聲聞弟子們,經過了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 那許多佛法的熏習,根機已經成熟,所以在法華會上,佛明白地告訴弟子們,過去說的三乘佛法,只是權巧方便虛設的。

現在是時候應該告訴大家一乘成佛之道了。因此,《法華經》是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的教法。

「開顯圓」的「圓」是圓滿具足的意思。

一乘成佛之教,是因圓果滿的意思,所以叫「圓」。

接著:

學無學。得授記。

的第一個「學」指:有學聲聞。

前面講過,聲聞人修行的過程,之前有講過:三資糧加上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的七賢位。

小乘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的四聖位。阿羅漢又稱為「無學」。

在未能證到第四果阿漢果的前三位聖人,都是屬於有學聲聞的位置。

 聲聞人,既證到四果阿羅漢,就叫做「無學」,接著「得授記」:「記」是記別。

釋迦牟尼佛,對於有學、無學等,根機已經成熟的聲聞弟子,分別地授與成佛之「記」。

「記」就是將他們成佛的劫數、國名、佛名、壽命……等等,一一地說出來。

接著文上又說:

涅槃經。最後說。

《涅槃經》是法華會之後、釋迦牟尼佛臨要入涅槃之前所說的,所以說是「最後說。」

顯真常。扶戒律。

《涅槃經》的內容,是「顯真常」佛性,「扶」持「戒律」,振興戒律,以奠定佛法久遠而不衰的基礎。

「涅槃」譯成中文,叫做「圓寂」。

因為應該「證」的真理已經證到了,就叫做 「圓」;應該斷的惑障斷盡了,叫做寂。斷惑證真,就叫做「涅槃」。 現在專指佛。

現在說菩薩、阿羅漢離開世間叫涅槃,是不太恰當的。

還有,當聲聞、緣覺修至惑業斷盡,生死已了,但還有身體及命之際,叫有餘依涅槃。

直到「灰身泯智」入滅盡定以後,叫無餘依涅槃。
「涅槃」的完整梵名,叫 「摩訶般涅槃那」,翻譯成:「大圓寂入」。

順成中文的說法,就叫做「入大圓寂」。

 修持至 斷惑的「惑」,前面只是指「人我執」,後面則兼「我、法二執」。

 所以唯有圓頓教的佛果,才能稱為「入大圓寂」。

 《涅槃經》有大、小乘的不同:

小乘的《涅槃經》是:

西晉白法祖譯的《佛般泥洹經》二卷,內容是說「化身佛之釋迦牟尼佛於拘尸那城入般涅槃前所說之法。

這是化身佛八相成道的最後一相。

至於唐若那跋陀羅所譯的《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那是說,化身佛涅槃以後,天人哀痛,火葬佛身的經過,印度八大國王分舍利的事。

大乘佛法的《涅槃經》:
有南本、北本兩本:
第一、北涼 曇無讖 譯的大般涅槃經,四十卷,這是所謂的「北本」;

第二、南朝劉宋的時候 有慧嚴法師 著, 因為「宋齊梁陳」的宋朝開國皇帝是劉裕,所以稱劉宋,因位在南方,所以稱為南本。

因為四十卷的《涅槃經》,文言雖然不差,而「品數疎簡,初學難以措懷」。

意思是說,「因為太過於簡要,初學的人無法學習、深入」,所以慧嚴法師、謝靈運居士等人,參考東晉法顯法師翻譯的《佛說大般泥洹經》,開十三品而為二十五品,縮四十卷而為三十六卷。

在大正藏裡,《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下,記載有:「宋 慧嚴法師等依《泥洹經》加之。」

至於 「扶律」、「談常」,想要知道究竟的話,請去看四十卷的涅槃經 ,其中「聖行品」和「師子吼菩薩品」,就會知道了。

以上講的是釋迦世尊 先後五個時期說教的簡單內容,至這裡已經大略介紹。

以下的文,是五時說教的結語和評析。

文上說:

五時教。如是說。

這二句是五時說教的結語。

「如是說」是講: 世尊五十年的教法先後次序,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那樣。 

亦融通。亦分別。

這二句是對五時說教的評析。

後面講「亦融通」,「融」是 融會, 「通」是 貫通。

意思是說:五時說教,雖然有淺深、先後的不同,假如能夠融會而貫通的話,那就在這五教當中隨一一各教,皆遍於五時當中,比如說:一切時中說「融通無盡法」,這都稱作「華嚴教」。

若是說 「聲聞法」,都是屬「阿含教」;乃至說 「會三歸一」之法,都屬於「法華教」。其餘就依此類推。

「亦分別」的「別」是 別而言之,就是說:

佛初成道,在三七二十一天中演大華嚴,次於十二年中說阿含教,後面有八年的時間說方等經,

再來有二十二年說《般若經》,最後八年說《法華經》,臨涅槃前,一日一夜說《涅槃經》。

以上三十二句合起來,是八相成道中的轉法輪相。

也是世尊五十年說法度生的經過。

文上又說:

化道圓。歸真際。

釋迦牟尼佛為了圓滿度化眾生的宿願,因為尚有有緣的眾生未得度,所以再來人間應化。

世尊不是為了富貴榮華而來,因此他在十九歲時,就捨棄了太子地位和將來要繼承的崇高國王地位,而偷跑去出了家。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滅。 

由釋迦牟尼佛 成道至入滅,這五十年中,講經說法三百多次。所應度的眾生,皆已得度,這就是「化道圓」。

化道既然已經圓滿,於是就在 拘尸那城 寂然而再「歸真際」,也就是指入涅槃。

雙樹間。吉祥逝。

世尊入滅的地方,四方各有娑羅樹,所以說一「雙」,所以又稱「雙林」,一般都會說:在「雙樹林間」。

世尊是以右脇而臥的姿勢而入滅的,右脇而臥,又稱作「吉祥臥」。 

吉祥逝的「逝」是「去而不復返」。

然而這些都是就人世間的幻見而言。

世尊的入滅,有如太陽的西沉。太陽哪裡有出沒?只是隱顯而已!

所以諸佛的十種通號中有「善逝」這一號,其中就含有這個道理在內。 

以上是八相成道中的涅槃相。

毗後。分舍利。

「闍毗」也就是「荼毗」。是火葬的意思。

印度的習俗,人死了,有土葬、水葬、野葬、火葬的不同。

佛陀為後人作模範,交代要火葬。

世尊滅度以後,弟子們裹以白氈,加上名貴的香木、香油,以金棺入殮。

但是世間的火不能燃燒,佛陀就自發聖火,才能將遺體火化。

最後遺留下焚燒不盡的「舍利」,竟有八斛四斗之多,一斛等於十斗。

再來說明「分舍利」。

「舍利」譯成中國又叫做「骨身或靈骨」。是由戒、定、慧熏修而成,堅固而不可毀壞,因而又名「堅固子」。

有: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兩種。「全身」是整個身體歷久而不壞,「碎身」是火化以後,遺留下來一粒一粒像珍珠似的東西。

碎身舍利有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及赤色肉舍利的不同。

據《金光明經》的〈捨身品〉說:「是舍利者,乃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熏。」

又曰:「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

所謂「福田」,是天下後世信佛弟子種福之田。

世尊火化以後,留下來甚多的舍利,以便天下後世的弟子們供養種福,結果引起了八個大國的國王,因爭取舍利,幾乎動武打仗。

據經上說, 印度幾個大國家的國王、民眾聽到,釋迦如來在拘尸那城的雙樹林間入般涅槃,各個調兵遣將,分別駐紮在拘尸那城的附近,準備爭取舍利,並且派遣使臣,通知主管火葬事務的人。

迦毗羅衛國的使臣說:「釋迦如來出生在我們國家,舍利應該歸我國供養,不然的話,我國有派兵來……」。

拘尸那國的使臣說:「釋迦如來入滅於我國,舍利應歸我國供養,不然的話,我國也有派兵在此……」。

像這樣各有各的爭取理由,並且都不惜生命打算兵戎相見。

看來這一場戰爭幾乎是如箭在弦上,大有一觸即發的可能。

幸虧有一位婆羅門是信佛的弟子,年高有德,眾望所歸,自告奮勇地出來排解紛爭。

他說:大家都是受佛教化的,怎麼能為此事而爭吵?

何況佛陀也曾去過天上、龍宮,不能因為他們不講話,就忘記他們,而且佛陀的舍利很多。所以應該將佛陀的舍利平均分配,也就是:天上、龍宮、八國的國王,各得一份,各個回去,建塔供養,這樣最圓滿了。」

各國都同意了,於是這一場風波才告平息。

阿育王。變古制。

「阿育王」的「阿育」譯成中文是「無憂」的意思。

 阿育王出生在佛陀滅度以後一百年左右。

阿育王即位之初,本來是非常殘暴的人。他造人間地獄, 荼毒人民,因此國人都稱呼他為惡王。他的都城是華氏城。

後來有一位少年比丘,名叫子海,遊行托缽到華氏城。因為不認識路, 誤入到地獄門裡去了。 

阿育王早已有下命令,凡是到地獄裡去的人,必須置之死地。

子海比丘自然不能例外,但子海比丘要求獄官,准許他一個月時間用功,但他只得到獄官允許的七日時間,讓他修持佛法。


碎寶末。造浮圖。 

子海比丘親眼見到人在一時之間,立時粉身碎骨,感到人生的無常、苦、空。所以在七日中精進修持,證得了阿羅漢果。
當假期滿了以後,獄官將他置之於大鍋子之中燒,可是燒盡了燃料,煮他不死。

獄官慌了,跑去跟阿育王講。阿育王一聽,也驚奇得不得了, 趕快來到地獄之中視察。

子海比丘就湧身虛空,現大神變,使阿育王佩服得五體投地。比丘因而為王宣說佛法大意,並告訴阿育王:
「大王!你是先佛所記,應當散發舍利,遍閻浮提,建造寶塔,以為眾生植福的場所。」

阿育王接受了比丘的教誨,馬上將地獄毀了,並且皈依三寶,發願盡這一生護持佛法。

阿育王就由一位暴君轉成為佛教的大功臣,佛教就因他而傳布到南洋。以上是阿育王的簡介。

役鬼神。遍閻浮。

所謂「變古制」者,阿育王將世尊滅度以後,人間八國所分得的舍利,都取出來, 碎七「寶」為「末」,加上種種的裝飾,造成八萬四千座小的寶塔,一塔安一粒佛陀的舍利。同時,役使「鬼神」,普「遍」分散到南「閻浮」提各個國家去,建塔 供養。這就是「變古制」的「變」。

據說,中國曾經分配到十九個塔,而浙江寧波阿育王寺的舍利,因時代變遷,現在只有阿育王寺依然存在。

至於「遍閻浮」的「閻浮」,是南閻浮提的簡稱。

佛經上有所謂「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南贍部洲 。

舍利塔的「塔」 印度話叫塔波,是高顯的意思。

稱寶塔是因為:

第一、古時人造塔,多用七寶裝飾。 像緬甸的大金塔,它的質料,大部分是黃金。中國歷史上 的北魏有位胡太后,篤信佛教,曾經以二十萬兩黃金,造七層 寶塔。

第二、佛陀或三乘聖賢們的舍利,都是多生多劫,勤修 戒、定、慧熏修而成,絕對不是人世間的珍珠、寶石可以 比擬,故稱為寶。
塔為珍藏舍利的處所,可以使後人供養禮拜而生福生慧。 

優填王。始造像。

以下講最早有佛像的開始因緣:

「優填王」是拘睒(ㄕㄢˇ)彌國的國王。優填王造像的原因是:

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生了世尊以後,才七天,就往生忉利天。

佛在成道以後,就上昇忉利天,為母親說法,度脫母親,成了初果須陀洹聖人,並且在忉利天宮結夏安居九十天。

因為佛在天上住久了,優填王常常去請問舍利弗和阿難,佛去哪裡?但都得不到答覆。

後來經目連尊者以天眼觀察,知道世尊在忉利天宮為母說法,並且安居,短時間內不會回到人間來。而優填王思念佛卻與日俱增。

巧的是有一位智臣獻計,可以僱用 精於雕刻藝術的人,採旃檀香木為材料,雕刻世尊的形像,一樣地可以朝夕瞻禮。

優填王大喜,因而懇請目連尊者,運用他的神足,攜帶巧匠們去忉利天宮,瞻仰世尊的尊容。經過三次往返,才雕刻成功。

這就是「優填王,始造像」。

令後人。修供養。

是說:
世尊在忉利天宮安居期滿,回到人間,見到了旃檀像,對歡迎的大眾說:

「我滅度之後,有人供養、禮拜此像的話,一樣地生福生慧。」